|  | 
 
| 
有一种孤独带着小洁癖,叫宁缺毋滥
×
马上注册!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神对我的惩罚是:无人可说,孤独如偷。
 
 有一种孤独带着小洁癖,叫宁缺毋滥
 
 
 
 
 
 
 有个男孩,小时候是农村留神儿童,从懂事起,就没过生日。
 
 后来,18岁的他去城市打工,每次看见城市洒水车经过,他就情不自禁地跑着追,因为洒水车会放一首歌:祝你生日快乐。
 
 没有人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做。
 
 他说,还好,陌生的城市,没有人认识自己,孤独反而更自在。
 
 孤独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
 
 比如,叫了外卖不敢去洗澡,这是孤独。
 
 比如,在工厂里,中午大家闲聊,他走进来,问:你们在说什么?
 
 他们说:没什么。
 
 
 
 什么是迷惘?在路边一角屋檐下避雨,还有一位快递小弟,他抬头看天看雨的眼神、额纹,即迷惘。
 
 我觉得,迷惘换成孤独,这句话也成立。
 
 成人后即孤独。
 
 因为会思想,有自我,要自己做决定了。
 
 
 
 
 
 
 
 
 
 身在人群中的孤独总是鲜明夺目。
 
 即便鹤立鸡群,更多的是呈现孤独感而不是铺陈优越感。
 
 “我们所谈论的任何都是孤岛,在冥冥中爆发的孤独里,暗自求生。”
 
 听过最落寞的一句话或诗句是什么?
 
 答: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言者无二三。
 
 
 
 三观不同,审美不同,趣味不同,个性不同……太多的不同,把自己隔离起来。
 
 我们或低或高、或深或浅都是有思想的,这很容易让彼此就有了分野、鸿沟与站队问题。
 
 于是孤独感就来了。
 
 雨天里,与一只池鹭对视良久。
 
 孤独的人,不是不友善,而是不善于复杂。
 
 愚蠢有愚蠢的热闹与幸福,清醒有清醒的孤独与哀愁。
 
 
 
 
 
 
 
 狮子、盖世英雄、走在时代前面的智者往往会更孤独。
 
 “孤”是王者,“独”是独一无二,独一无二的王者必需永远接受孤独。
 
 人与人最公平的地方是,都会死,都会孤独。
 
 
 求败的孤独。
 
 
 
 我们已过了那个连上厕所都要手拉手或组团一起去的年龄了,当我们渐渐明白了个体就是个体个案就是个案的时候,就不再畏惧孤独了,也不觉得“孤独是可耻的”。
 
 这个世界没有人能与你感同身受,只有“刚好大家都在”。
 
 我一直孤独前行。
 
 行囊就是孤独。
 
 叔本华说:人,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在灵魂的最深处,我们注定是要踽踽独行的。
 
 
 
 
 
 
 
 “背井离乡,下了火车正是傍晚,万家灯火,没有一盏是为我点亮。”
 
 “翻遍了通讯录,翻遍了微信好友,觉得联系谁都好像打扰人家的时候……”
 
 这种种感受,我都有。
 
 所有成人标配的孤独外,我还有自己例外的特供的孤独。
 
 因为我骨骼清奇,因为我情有独钟,哈哈。
 
 或许多情又加重了我的孤独症状。
 
 或者说,我可以忍受灵魂的孤独,又忍受不了感情的独孤。
 
 沽酒无人应,心事无人听,最后也懒得说。
 
 
 
 在福州于山的一个独立的兰花圃里,看到几朵兰花。
 
 就三名园丁,我是偷着混进去的。
 
 小园的门是关着,没上门栓,我轻轻一推就进去了。
 
 兰花,在于幽,偷与幽接近,所以有幽会之说。
 
 其实,这一世都是我偷来的,神对我的惩罚是:无人可说,孤独如偷。
 
 
 
 
 
 
 
 深冬几枝梅,隐岭一人行。
 
 逃避是一种选择,孤独也是。
 
 
 
 高高的木棉树上有一对琼鸟。
 
 不知他们是吵嘴还是亲嘴,不停地用喙互相啄着。
 
 若是爱着,怎么做、做什么都是爱。
 
 所以,你才想与喜欢的人去旅游,想与谈得来去吃饭,想与懂的人谈忧愁……
 
 沉默太久孤独太久冷淡太久,一定是没有爱太久了。
 
 
 
 有一种孤独是清净的智慧的,带着教养般的小洁癖,叫“宁缺毋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