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09|回复: 0

企业管理问题十大批判

发表于 2010-7-29 19:16:2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企业管理问题十大批判

 文章来源 : 畅享博客  

  对中国企业管理的问题作做出客观和审慎的透视是我们的爱好。某种意义上讲,我们不希望用“批判”这个词来表达对一些管理问题的看法。但事实上,“批判”在这里却是恰如其分。

  1、理念

  大多数企业理念只是一种口号,流于形式,是挂在企业办公室墙上的追求时髦的装饰品,由于对理念理解得不深不透,没有将理念做到贯穿企业发展的灵魂,企业的内在发展逻辑就出了问题。

  2、路线图

  马上就行动当然会提高企业效率,但也会带来执行面上的盲目。我们的企业缺乏一种素质,即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把路线图上的各个环节制约因素都想得很透彻。预测未来虽然很难,但对于管理者而言,却十分必要。

  3、战略

  没有战略,战略空洞化或战略缺乏策略的支持都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战略是管理者自我实现的基础,马虎不得。

  4、策略

  点子思维、雕虫小技都不能使战略得到有效实现。策略是方法的整合,中庸与效率有效结合的试金石,凡事“度”最难,很多企业战略有余,策略不足,理念领先,方法滞后,是缺乏大智慧的结果。

  5、人

  一方面讲企业惟一的财富是人才,但这只是一个空洞的观念,德与才之间,德为先,希望人才是清教徒,给人才灌迷魂汤;另一方面将人过于工具化,“人是机器”,但“上帝死了”。必须将“道德人”、“机器人”回归到“经济人”中来,一句话管理者对人的理解有多深,管理的质量就会有多高。

  6、领导

  传统的领导者有两个极端的倾向:老板意识过强或平民意识过强,但缺乏主体意识。领导的作用是发挥自己的主体意识,在组织目标实现的同时得到个人哲学观的实现。

  7、组织

  抱团和平均主义在现在的组织中十分流行,人们对所谓团队精神有太多误解。企业是在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的良性竞争中发展健全的。总之,组织的目的不是团队,而是个人。

  8、方法

  没有系统的学习,就没有系统的方法,就难以形成一个成熟的模式,学习型组织的建立不是消融个性,而应使主体意识得到复苏。可惜的是我们的企业知识底座如一处沙漠。

  9、模式

  由于方法上的形而上学,在管理上脱离实际,对模式的盲从或蔑视都很难使管理走向成熟,也难以真正实现企业管理的秩序。

  10、企业文化

  我们应该去构建一种生态型的组织,不应将企业文化当作应景之作,照搬照抄一些形式。须知,企业文化是人自身的哲学萌芽开花的结果,是生长之物,是生命和精神的外化。

  以上是我们对哲学化管理体系认识的一个总体框架。我们希望以此来解释中国文化的价值和中国经济繁荣的可能性。中国正处于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这个时代呼唤个人主义、英雄主义,它呼唤天才,创新者。因为中国应该也能够给世界提供一些原创性的有价值的思想成果,而事实上,我们只是在黑暗中探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