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管”与“理”不能偏颇
【整顿清理】
■ 郑言
7月28日上午,笔者来到中石化山东下属企业垦东轻烃站就班组建设主题进行专题采访。老远看到生活用水水龙头“哗哗”地流着却没有人管一管,笔者顺手关闭了水龙头并径直走进了值班室,抬眼看到的是,值班室“白板”公告栏里,设了两个栏目:一是“五个严禁”和处罚标准,二是单项考核结果:张晓霞由于资料填写不够认真扣绩效分3分、李进因迟到10分钟扣绩效分2分……七成以上员工“榜上有名”。认真翻看了站上的管理制度,看到站上对迟到早退、违章操作、工作质量、劳保穿戴等制定了详细的处罚规定。可当笔者在站上各点转时,却发现有俩员工在阴凉处聊天:“站上有明确的考核制度,你们这样不会受处罚吗?”笔者好奇地问。
“哼,处罚还不是家常便饭?”其中一人道:“考核把我的心都考糊了,有活站长自己干好了,今天站长不在,大家可以放羊了。”接着,员工们纷纷向笔者数落站长的不是:像工头一样管着大家,站上的工作已连续三个月是队上的倒数第二名。
带着疑问,笔者又来到3#压气站采访,看到站长刘玉明一人顶着烈日,在挥汗如雨地挖着管沟,而远处3名员工却在一起嘻闹。笔者满腹狐疑地问刘站长:“这是怎么了,大伙为什么不一起干?”
“唉,别提了,以前我加强制度管理,严考核,可大伙认为我只‘管’不‘理’,给我提了很多意见。于是,我就在管理上注重了人性化,也许没把握好分寸吧,以致管理太软,对员工失去了必要的约束。他们推说今天不舒服要休息会,我没辙了。”刘站长叹着气说。
笔者随后与员工们私下交谈,了解到站上的制度片面强调了人性化和自主管理,员工们认为制度弹性大,自主性强,便以各种理由迟到、早退,或出工不出力,员工的凝聚力、战斗力不升反降。
“看来,‘管’、‘理’不能剑走偏锋,偏“管”不‘理’和重‘理’不‘管’都行不通,要合理把握‘管’和‘理’的度,才能把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最后刘站长若有所思地对笔者说。
【笔者感言】制度与人情似乎是一对永远的矛盾,非此即彼,无法融合。然而上述班组的案例告诉我们,制度与人情不仅无需博弈而且还可并驾齐驱,但人情决不能凌驾于制度之上。对企业管理者来讲,以规章制度约束人,以人情人性感化人,才可以达到“刚性制度,柔性管理”的境界。
“管”是刚性,“理”是柔性,班组的“管”是一种约束,是指禁止什么,提倡什么,用规章制度使班组的每一位职工都为班组目标的实现而发挥作用。因此“管”不能太感情化和不讲原则,不讲一些“冷”面孔不行。这里的“管”就是让人守规矩。而班组的“理”起疏导作用,班组长用晓之以理的方法对组员加以疏导,告诉员工为什么强调禁止这和提倡那,使其知所以然。
笔者认为,班组管理需正确处理“管”和“理”的关系,首先,从“管”中下重手。要加强班组的建章立制工作。其次,要合理地讲“理”,理顺关系,以人为本。只有“管”中有柔,“理”中带刚,刚柔中体现规矩,才能使班组建设步入良性的发展轨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