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山东石油分公司 薛庆儒
山东人烙饼讲究。面分死面与发面两种。死面吃着有嚼头,但胃口不好的要少吃。发面饼软和,吃起来筋道,虽然味道也还不错,但单从口味上来讲,还是比那死面的烙饼稍逊一分。
姥姥善做烙饼。她做的烙饼,所用的面既不是发面,也不是死面,而是介乎两者之间创新用了烫面。所谓烫面,就是在和面时直接用开水和,先用开水把面烫一个半熟。用开水和面,自然是不敢用手纸结合的。需要拿一双筷子,就着缓缓倒入面盆的水,顺着一个方面慢慢地搅动,直到那面成了一个个大小差不许多的小面疙瘩。此时的水温也烫得差了,和面人能够将手伸入面盆,但是此时还是要用蜻蜓点水般的方式进行揉搓。虽是那样子有些好笑,但蜻蜓点水的方式是一定要用的,否则定会被烫的满手大泡。那些大燎泡经久不落,又不敢轻易挑破,没个十天半个月才不会好呢?
面对这样的和面方式,此时的面团带着温度、散发着麦子的清香,单从口味上,已经达到了诱人的第一步。烙饼无论是发面还是死面的烙饼,五香面儿总是要添加一些的,单纯的面饼虽然清香,但却过于清淡,两口之后便再难以引起食欲。若是烙的纯面饼,姥姥会就着和好的面,掺入少许的五香面,当然,王守义的十三香也是佳品,再放入少许的盐,味道绝对一绝。和好的面饼,烙好以后,吃起来时变有滋有味,总会让人不忍罢“嘴”。当然。那时的自己最喜欢的还是带些许馅的烙饼。掺入点葱花或是五香的烙饼,无论是葱花的清香,还是五香独特的香气,都十足的诱人。
烙饼的锅也有讲究,最好是底平且薄的铁锅。用姥姥许讲,底儿平了好出形,底儿薄了不费柴。对于姥姥这句顺口溜,尤其是后半句我深有感触。因为每每烙饼,姥姥都会支使我去抱玉米秸。有一次家中烙锅被姥爷摔坏,从邻居街坊那里借了一口厚底儿的锅,我分明就感觉出自己初入厨房,去抱柴火的次数明显增多,当然,也正是由于有了自己的参与,那饼每每出锅放入口中,我都吃的特别的香。尤其是前两口,自己基本不会去嚼,而是单纯含化,我要慢慢地去品味那烙饼的清香。
多少年过去了?当年为自己烙饼的姥姥,现在也已经做古,但是自己却永远也忘不了她的音容笑貌,忘不了她揭开烙锅时,用铲子铲出烙饼,就着锅边轻轻一磕,咔嚓一声,烙饼断裂,从那裂缝中冒出的热气,散发着的清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