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0|回复: 6

[转贴] 云南的菌

发表于 2019-4-25 20:58:5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山东石油分公司  薛庆儒

    前几日,几个朋友小聚,吃了一顿菌餐。朋友美其名曰“君临天下”。那个君,其实就是细菌的菌。归来之后几天,那菌的鲜香之气萦绕心头久久不能忘,大有余音绕梁之感,思绪,也回到了在云南工作的那些岁月,那一个个雨后走进山间田野,去采摘菌子的日子。

    云南的菌子在自己看来,味道无疑是最棒的,也最为甜美。雨后是进山采摘菌子的最好时机,伴着温润的空气,那菌子极有可能在一夜之间便钻出地面,长成一朵美丽的小伞。菌子的颜色也是各不相同,甚至可说是五彩斑斓。当然,对于一个吃货来讲,对于这些颜色鲜艳的菌子,还是小心为妙。

    用当地人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说,就是那些颜色越是鲜艳的菌子,往往味道也最鲜美,但这些最鲜美的菌子,往往是毒性最强、最不能吃的。然而这对于一个吃货来讲,却是十发的残酷。这使自己时不时便想起苏东坡拼死吃河豚的故事,要知道这菌汤的美味,莫说食用,单单就是嗅一嗅这菌汤的美味,当真是“也值得一死”啊。不过更多时候,对于这过于鲜美的菌汤有毒一说,自己会不经意间想起金庸先生笔下的蛇蝎美人,或者是蒲松龄老先生笔下的画皮,十足的好看、诱人,但却需要自己多加小心。

    当地人食用这些野生菌,有一个小小的经验之谈。在烹炒时,会将大蒜切片,先行入油炸锅。待到油热时,再将菌子入锅。时间不大,菌子的香气便被热油激发出来,待到此时再看那蒜片,如果依旧如羊脂般洁白,便是无毒。若是变黑发灰,那基本可以断定这菌子有毒,即使那菌子的味道再怎么鲜美,还是倒掉得好,毕竟生命开不得玩笑。

    云南的菌并不是所有有毒的都不能食用。有一些毒素,经过了热油烹炒,或者慢火长炖,所含的毒素也会慢慢分解,当然,这样的办法还是交给当地人去使用,不熟悉情况的外行人还是尽量少使用、也少食用这样的菌子为妙。当然,那道美味的碳烤松茸是不在这有毒之列的。

    当地有人一种说法,吃菌子没中过毒,不足以做云南人。细思之下很有道理,但却也多少觉得后脊梁发凉。至于用加热去除、分解菌中毒素,《舌尖上的中国》曾经有过很细致的讲解。

    七彩云南七彩的菌,无论是牛肝菌的肥厚,还是鸡枞的美味,再或者是铜绿菌那吓人的外表,美味,总是云南菌子的代名词。曾经有一首这样的儿歌,足足道出了采菌的欢乐。

    采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竹筐,清晨光着小脚丫走遍森林和山冈,她采的蘑菇最多,多得像那星星数不清,她采的蘑菇最大,大得像那小伞装满筐……耳畔,至少还在回响着清甜的“噻箩箩哩噻箩箩哩噻”声,让自己梦回云南,魂牵梦萦那难忘的菌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26 08:32:26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26 08:32:38 | 查看全部
赵老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26 08:32:48 | 查看全部
问好赵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27 07:13:59 | 查看全部

回 1楼(煤缘) 的帖子

感谢白老师回帖支持!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27 07:14:11 | 查看全部

回 2楼(煤缘) 的帖子

周末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27 07:14:22 | 查看全部

回 3楼(煤缘) 的帖子

白老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