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背景:河南栾川县伊河汤营大桥整体垮塌,最新报道是至少50人遇难。26日出版的《洛阳日报》头版上,刊发了栾川县委、县政府的检查。《检查》称,事件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损失,教训极为沉痛,他们深感痛心和自责。
华商报发表毕诗成的文章:有市民很“感动”,说以往只是内部通报的检查这回登到了报纸上,“这是一种开放的做法”——这种赞扬声音也被放到媒体上,似乎又跌进了“丧事变喜事”的怪圈。认真一研究你就会对这种纯属闲扯的检查道歉充满厌恶。据《河南商报》调查:检查不是给遇难者家属和全体市民的,而是给洛阳市委、市政府作的;检查放到《洛阳日报》头版不是当地县官们的愧疚自觉,“具体是哪个市领导让发的也不知情”;再看内容详文,“尽管此次灾害事件发生有连降暴雨突发洪水不可抗拒的因素,但也充分暴露出我们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不力,执行不到位,工作不深入、不扎实、不具体、不细致等问题”——灾害是不可抗拒的,错误是没有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好像不要求就可以不管百姓死活,这是向公众道歉,还是糊弄上级的官样文章?这是一份避重就轻的“道歉”:为什么去年就坍塌过了,证明是豆腐渣了,所谓维修却只是“增加了汉白玉栏杆,铺设了新的柏油路面”这种表面光的动作,却没有对桥基进行加固。充斥如此多的人祸因素,真正的道歉应该是向遇难者家属道歉,应该是主官引咎辞职等待处理,应该是把用来刊登“检查”通报的钱用到抚恤遇难者——该干的不干,弄一通官样文章且放到媒体头版,不管谁的决定,貌似满怀谦卑,却很有转移视线的表演之嫌。大堤、大桥安全与否,各级管理官员是直接责任者,总靠天灾水患检验,那就注定要悲剧连连。信誓旦旦的“痛心与自责”显得那么枯燥无力,唯有激发出蛰伏的道德感羞愧感,律动起严厉的追究问责程序,让一干人等付出应有的代价,才是对死难者的最好告慰,也是对生者利益的最好维护。
小蒋随想:如今不讲“人定胜天”了,“N年一遇”、“不可抗拒”成为时髦说法,仿佛几辈子的天灾、倒大霉都让这一辈人赶上了。人们不免要问:有完整气象记录一共才多少年?“权威”频频宣称“几十上百年一遇”,是怎么算出来的?如果说“人定胜天”是癫狂无知的话,把灾害事故的首要责任推给大自然,何尝不是在为某些人祸打马虎眼?大桥整体垮塌,在设计与建造时,难道没考虑要禁得住洪水?该桥曾被发现存在质量问题,在表面“装修”过后,就算“搞定”?有句话叫“糊弄鬼子”,这不光是把群众当鬼子一样糊弄,更是在拿群众的生命安全开涮。桥塌了,几十个人死了,管理者做个“检查”就想完事?这何尝不是再一次做表面文章?“检查”说“暴露出我们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不力,执行不到位,工作不深入、不扎实、不具体、不细致等问题”,更让人闻到一股似曾相识的马屁味。这话无非是要把上面的领导先“摘出来”,人们难免会想这种给领导脱责是自觉自愿,还是被授意而为?或者说,难道底下的干部做检讨,上面的领导就跟没事人似的了?群众甚至没有从这份“检查”中看出起码的自责。因为,这份检查不过是将“落实要求、执行到位、工作深入、扎实具体”的官样文章改写了一下,加上了几个“不”字而已。这真是扯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