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刚刚看完电影《老师,好》,还没有回到办公室,艳萍同学就打来电话要观后感。呵呵,自从离开政工部,离开新闻宣传这个岗位,除了工作总结,我都没有认真的写过一点东西。此时此刻,面对这空空的文档,还真有点无从落笔。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有时候,一首歌突然就能勾起一段回忆……”电影刚刚开始,那熟悉的旋律便把我拉回到了我的学生时代,勾起了我尘封的回忆。哪一个70后没有遇到过像“苗霸天”这样的老师呢,他们管起学生来专横、霸道,不讲民主,一言不合便让你“前边站着去!”那时候爹妈要是知道老师对我们进行了体罚,总会恶狠狠的说一句“该!”,然后还不忘充满感激的对老师说,“老师,孩子不听话,您该打的就打啊!”现在看来,我们好像都不是亲生的。
“苗霸天”一面向学生们耍着他霸道总裁的威风,一面悉心的照料着他的每一位学生。“耗子”生病了,他舍得拿出一个月的工资来捐助,却舍不得学生们浪费一点学习的时候去为他找自行车。洛小乙自暴自弃混迹社会,他却不离不弃日夜找寻,将他拉回到这个集体中来。挣不到补课费、分不到房子、得不到优秀教师的荣誉,他虽遗憾但也坦然,因为那些并不是他真正想要的。“人生,会遇到很多的十字路口,但最关键的就那么一两条”苗宛秋在他人生最关键的十字路口被迫选择了另一条路,他不想让他的学生们在这重要的路口走错一步。看到有好的“苗子”他喜,看到学生突遇不幸,他急,看到他们不求上进,他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的良苦用心,作为学生,怎么会不知道呢。这群捣蛋鬼,一面不余余力地折腾老苗,一面悄悄回报着这份师恩。他们集体出动,帮老师找自行车;他们偷偷练习健美操,为老苗赢得荣誉;安静勇闯县委,为老苗澄清事实。整个影片中烘托的那份师生之情、同学之情,以及那个年代特有的时代特色让我时啼时笑,最后泪流满面。
相声演员于谦完全颠覆了他在相声界“抽烟、喝酒、烫头发”的形象,生动的刻画了一位高中班主任苗宛秋古板、要强、严厉又心软的形象。苗宛秋是千千万万个教师的缩影,看后让我不禁想起了我的高中班主任——温宽才老师。他是一位性格很面、很肉、很黏糊的人。(呵呵,原谅我这样评价我的班主任老师)每次开班会一讲就是两节课,全然不考虑我们的感受,平时也是一有机会就苦口婆心的给我们上思想课,什么刻苦学习啦、不许早恋啦、回报父母啦……如果他看到哪位同学的成绩下降了,定然会不由分说的把你叫到办公室帮你恶补一通,不管你是不是真的需要。如果你最近上课老走神,上晚自习时,他一定会在你的过道旁走来走去,然后敲敲你的桌子“跟我出来一下”,走廊里直到你站到腿酸,对老师语重心长的教诲表示深刻认同,并保证痛改前非,才能逃过此劫。临近高考的最后一个月,他每天都会为那些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发一包牛奶和一个鸡蛋,而这些都是他自己掏钱买的。那个时候的我们,对老师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并不领情,我们私下里都管他叫“唐僧”。明里暗里的与他斗志斗勇,一次小小的得逞就能让我们大笑好几天。如今走出校门,那个整天在我们耳絮絮叨叨的班主任老师已经好多年未见了,离开老师,我渐渐体会到老师对我们的爱是那样的无私和无价,老师的话都成了我教育孩子的大纲,“学生虐我千遍,我待学生如初恋”的精神成了我在工作中的自我要求。
其实,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还包括为我们启蒙思想的亲人,传授技艺的前辈,树立榜样的楷模,指点迷津的领导……他们看起来只是我们人生中的过客,一次次幸福的相遇之后,最终都会离开我们。但是,他们给予我们的却是一生的影响。当现实的苟且将曾经的豪情壮志击碎,当生活的压力让我们无暇去寻找诗和远方,当我们松劲了、偷懒了、想要放弃了,他们的鼓励、关爱,以及他们身上闪烁的优秀品质,便能重新燃起我们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憧憬。
有些人,看似已经走远,却从未真正离开我们。
作者:邓桂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