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永康石油 胡巧莉
初闻缸窑村之时,脑海里蓦然想起永城有个村庄叫江瑶村,缸窑江瑶,在方言里几乎没有任何区别。怀揣着对于这个村名的好奇,我上网百度了关于缸窑村的资料。
缸窑村,顾名思义是座制缸烧窑的村落。村名的来源与这个村落的历史有着紧密的联系。缸窑村在义乌市义亭镇西南方五公里处,村中高卧古老陶器龙窑,站在窑顶极目远眺,南山作屏,村村相连,农村景色如画,虽无名胜,但有宋朝以来历经千年的陶器生产,雕刻精细严谨大方的十八间堪称古迹。甚至于村里的民房也有陶罐镶嵌的痕迹,保留下来的民居,依旧保持着徽派建筑的风格,处处透露着历史的痕迹。
看照片与实地感知自是不同,很快到了周六——我们相约到缸窑村采风的日子。行程安排得有些紧张,中间还穿插了几个活动,自由活动的时间并不多,我却依旧想要四处走走看看。村里有棵古香樟,粗壮的树干诉说着它历经风雨的成长史,如伞的树冠讲述着古老的传奇,它如今依旧坚守在这片土地上,似是守护这片难得的净土。
既名缸窑,自然有“窑”的存在。据确切记载,缸窑村有过六座龙窑,我面前这座保存完好的叫“老窑”,史建于北宋后期。窑内可供参观,于是我缓步走进去…“老窑”的窑口呈不规则拱门状,窑壁上因为多年的燃烧,留下流光的釉迹,在阳光照射下,如琉璃般璀璨。窑体全长约60米,宽约2.3米,由炉膛、窑室和窑铺3部分组成;以木柴、松枝等为燃料,龙窑自然通风的特点使得火焰有力、升温快、燃烧面积大、产量也高。
这个曾经制缸烧窑的村落,在修葺花坛、台阶时把窑罐和缸体的碎片巧妙结合进去。脚踩台阶,仿佛能感受到这个村落数百年的文化底蕴;目遇花坛,在缸缸罐罐的掩映下花儿沐浴着阳光,好不惬意;面拂微风,在风声里聆听一草一木对这里深深的眷恋。走着走着,眼前出现了民居,高耸的檐角,富有特色的马头墙,白色的墙体上还有淡雅的墙绘。行至此处,宛若置身画卷之中,不由得放慢脚步,唯恐扰了这片刻的安宁。
古村落的特别之处大概就在于,不仅有引人入胜的景致,还散发着古老的文化魅力,让人有不忍离去之意。若有机会,必然再游缸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