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华北油气分公司 许冬梅
现在出门基本上都是高铁、动车,关于绿皮车的记忆越来越淡了。这几天整理书架,无意中翻到以前随手写的“生活杂记”,竟有几次都是写坐绿皮车的感受——
遇到当兵的人
那年,我参加地质学术年会回来,带了很多资料,很沉。上了火车后,正在发愁怎么往行李架上放,对面一个长得很是魁梧挺拔的人,立马站起来,说:“我给你放吧。”从他的站姿和快速反应看,我猜想他可能是当兵的。果然一会儿听到他接电话,说是现在出差在外,可以和一中队联系。或许是某消防或公安支队的吧,我想。
绿皮车晃荡晃荡,走得很慢,摇得乘客的心也渐渐放松下来。临近下车时,他又主动帮我取下行李。坐火车碰上当兵的,还真是不一样呢。
火车上的“石榴餐”
这趟火车是到攀枝花的,长途,人很多。石家庄是大站,下了不少乘客,拥挤的车厢顿时松散下来。我伸开蜷缩的双腿,终于能够稍微舒展一下了。
这时,来了两个老人带个小孩,奶奶和孙子坐在我对面,那孩子有4岁左右,正是活泼调皮的年龄,东蹦西跳,奶奶只好一路忙着照看他。
下一站到了安阳,上来一个和我年龄相仿的女人,她是去理工学院看儿子的。她对小男孩很是亲切,从包里拿出石榴给孩子吃,给他奶奶一个,看到我在旁边,又给了我一个。于是,我们几个人开始享受“石榴餐”。
石榴籽很大很红也很甜,我们边吃边谈。她谈儿子,我谈女儿,两个孩子都是今年刚考上大学的。等到出站时,彼此言犹未尽,竟然有一种朋友似的感觉。她坚持把包里剩的三个石榴送给我,说是自家树上结的,拿回去给孩子尝尝……
旅途中的读书人
她,拉着一个小小的精致黑色皮箱,款款走上来。从箱子的最上层,拿出一本书,放在小桌上。然后在行李架上找到了一个空位,轻轻地将箱子放上。
那本书,她看得津津有味,间或用笔圈圈画画。车厢里的喧闹,流动的旅客,没有影响她阅读的专注。大概眼睛看累了,她从背包里掏出手机,戴上耳机,像是在听音乐。有时也翻看一下手机,面带微笑写下几行字。五个小时的旅途,杯子里泡有红枣枸杞的水,她只喝了很少一部分。
到站了,她取下箱子,收拾好书、笔和水杯,慢慢走下火车。我不知道她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只是和她,同行了一段路程。
社会在发展,绿皮车已渐行渐远。关于绿皮车的记忆,留驻心间更多的是那份温情,和一个时代的回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