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江汉油田 陈辉
四月的阳光中,我把自己放在了黄河边,不远的河面上,是东营黄河大桥,奔流不息的黄河水,万里波涛穿过大桥下,前面就是一望无际的海。我不是诗人,只是生活在二十一世纪初的一名普通石油人,不得不借用先贤的名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一展面临黄河之水的豪情。
约了许多次,朋友们来自石油行业中的各个岗位,能在一个时间段都休息,非常不容易,聚会黄河边,酝酿多时,终于得以成行。于是,大家车出东营,一路欢笑来到黄河边,而我,下了车,几大步就站在了岸边,朋友们一个个抢着拍照,我却深深地凝望这片东流的大河之水。
曾经,走过许多风景,最在意的是看风景看的是一路的心情,至于留影,自己不是很感兴趣,但黄河边,我主动招呼着,来一张吧,大河之滨,应该有我的身影。朋友小王,这名采油技术员,平时工作非常认真,能拉一手小提琴,我笑着说“来一曲吧,黄河边拉小提琴,是非常浪漫的事。”
随着轻柔的旋律响起,我慢慢伸展开双臂,仰望中,蓝天白云,风清气爽,“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感受着古诗词的意蕴,想到了平时,我们天天直面抽油机,身临采油树,平凡的工作中,抒写着石油人为祖国献石油的新时代凯歌,我们传承石油精神,亦如古老的黄河水,千年一样释解文明的源远流长。
“别在那沉思了,快来农家乐。”一贯乐观开朗的老张,吼着大嗓门把我拉回到现实。
离黄河岸边不远,有一处农家乐,人已不少,非常热闹。我走过去,看着里面的情景才发现,所谓的农家乐,其实已经非常的简单,几张老旧的桌子,一些一样老旧的条凳,四个用砖头简单砌起来的炉灶,在一块块杂树木的燃烧下,冒着烟气,散发在空中,周围用很大的线型编织网环绕一大圈,就是农家乐了。
放养的鸡,自家产的猪肉、种的土豆白菜等食物,让我们口味大开。一锅鸡肉、一锅红烧肉,把能有的菜统统放进去,就是当地风味的一锅炖,当出锅摆放在我们面前时,大口吃菜,大口喝酒,齐鲁之风的习俗,让我们忘记了昨天前天甚至所有的过去,大碗一碰,酒水四溅,把握快乐和难得一聚的时光。
酒喝了不少,在黄河边听着黄河波涛声,举杯畅饮,已然是人生幸运的事,“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我们这些来自江南的石油人,源于石油,参与了山东清河石油会战,并为之奋斗,建设出了一座美丽的油田新城,家在哪里,有石油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家。
多少次,梦到黄河,能有此机会驻足在黄河边,前进两步,弯下腰,我的双手就可以触摸到这条古老的大河水,仿佛穿越千年,回望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作为一名中国人,能在黄河边行走,与它亲密接触,自然思绪飞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