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浙江石油 金小盼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和蒋阿姨一家住对门,做了十年的睦邻,在都市的环境中,尤为可贵,我们两家的关系真是应了那句“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犹记得当初刚搬到新家的时候,一家人都不适应,我和小弟待在家里,经常想念在老家邻里串门、嬉闹的日子,惦念在村口那棵大樟树下乘凉侃大山的时光,思念一起胡吃海喝的那群“损友”。是蒋阿姨一家的热心关怀,让我们快速适应了新的生活轨道。
那时所住的房子是老小区,一梯两户。日常只要有人在家,两家都不锁门,方便聊聊家常,或者串串门。那时,叔叔经常过来和父亲喝喝茶聊聊时事新闻,母亲和阿姨一起做家务闲话家常,而我和小弟小尾巴一样跟在小姐姐身后。逢年过节,两家人总要互送些拿手好菜。我们端午节包粽子,就给他们送一份。他们过年做八宝饭,也有我们的份。有时两家人围在一起包饺子,日子平淡又温馨。
直到小姐姐在的上海工作成家后,蒋阿姨两口子跟了过去,而我们也搬离了老小区,就此结束了我们的邻里守望关系。距离遥远,虽见面不易,但却从未中断联系。
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我们的关系更加亲近,也让我深切体会到了非同一般的邻里感情,明白何谓远亲不如近邻、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那是蒋阿姨一家离开后的第五年。那时,父亲生了场大病,母亲忙着在医院照顾父亲,难免无暇顾及我们。记得那天,学校放学很晚,我急匆匆赶回家正准备做饭,不期然响起敲门声,我纳闷打开门,看清站在门外的是蒋阿姨一家人的那一刻,我的眼眶湿润了。一进门,蒋阿姨忙着给我们做饭,叔叔抱着小弟轻声安慰,小姐姐还像以前一样,轻抚我的长发,无声地安慰着我。此情此景,于我此生永远不能忘怀。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知道我家发生的事情后,叔叔、阿姨放心不下,决定回来看看,为此,小姐姐还特意请了假。千里归来,只因挂念着没有血缘关系的我们。虽然他们不是医生,不会治病,但对我们来说,没有什么比心意更珍贵的了,感动无以言表。
后来,小弟去上海求学。蒋阿姨还特意去学校看小弟,叮嘱小弟多去家里走走。我们偶尔去上海看小弟的时候,都要顺路去看看蒋阿姨。每次见面,都是一次欢乐的聚会,那种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相见欢,让我倍感温馨和感动。哪怕不经常见面,彼此的牵挂、关怀一如往昔。
原本想着,给他们带点土特产,可是每次他们总会塞回来更多的东西,让我倍感无奈。
犹记得第一次拜访他们的新家,蒋阿姨一家欣喜的样子:“总算来看我们了,还以为不记得我们了呢。”太阳的余晖缓缓地从客厅的玻璃窗洒进来,将我们的身影柔和相依。蒋阿姨看着玻璃窗眼神迷离,“在这儿还不如在老家来得自在,等外甥女再大点,我和你叔叔回来跟你们做伴。”故土难离,落叶归根,也许这是“异乡人”共同的心声。我和母亲心中暗下决定,以后要多增加联络,减缓叔叔、阿姨思家的落寞。
那天回去的时候,两口子将我们送到车站,手上还拎着好几只袋子,一定要我们带走。临上车时,母亲无奈的接过,“我们是专程来拿东西的了,下次都不好意思来了。”夫妻俩几乎异口同声,“要来!一定要来!下次一定还要来!不来我们可要生气了!”三个“要来”,一声比一声掷地有声,声声透心房。车开出很远,透过车窗,还看到他们站在原处的身影,压下心中酸涩,默默期望下次更好的相见。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二十年,弹指一挥。然流逝的只是光阴,弹走的不过是岁月,挥之不去的却是曾经的过往、难以磨灭的情怀以及流淌在心头的温暖与感动。不管相隔多远,时隔多久,牵挂的心依旧如初,唯愿千里之外的你们岁月静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