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10年08月02日07:17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昨天,登封人民敲锣打鼓庆祝申遗成功。
□首席记者张体义文张鸿飞图
昨天,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4届大会上通过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9处世界遗产,也成为河南省的第三个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这之前,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申遗曾经历了一波三折。
嵩山申遗经历一波三折
在全国申遗热中,嵩山申遗动议很早。
2002年,郑州市启动了嵩山历史建筑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并于2004年成功进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2006年初,“嵩山历史建筑群”全面启动申遗工作。嵩山历史建筑群包括观星台、太室阙和中岳庙、少室阙、启母阙、嵩阳书院、嵩岳寺塔、会善寺、少林寺建筑群(包括常住院、塔林和初祖庵)等8处11项嵩山地区优秀历史建筑。2006年12月15日,扩充后的嵩山历史建筑群被正式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并成为2009年中国唯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遗憾的是,2009年在西班牙塞维利亚召开的第3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决定,暂缓中国申报的嵩山历史建筑群项目。
2009年之前的15年,中国每年申报2项世界遗产均成功,被认为是全世界唯一的例子。此次嵩山申遗暂缓,结束了中国申遗连续15年一次性成功的“奇迹”。
关于嵩山申遗被暂缓的原因,西班牙会议结束后,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接受采访时说,2009年30个申报世遗的项目中,最终通过的只有13个。这是历年最少的,而且没有一个国家同时有两个项目入选世界遗产。出现这样的情况,首先,世界遗产委员在价值认证、真实性、完整性方面,都提出更严格、细致的要求。其次,明确要向尚没有世界遗产的国家倾斜,向数量较少的遗产类型倾斜。
在33届会议上,中国同时申报的五台山项目由于自然遗产部分未能获得通过,原申报的自然和文化混合遗产调整为文化景观,与嵩山申遗“撞车”,而最终五台山项目率先拿到“通行证”。
嵩山申遗为啥改名称?
第3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嵩山历史建筑群被认定为仅次于“列入”的第二级“补充材料”(世遗委员会规定,审议申遗项目分4级:列入、补充材料、推迟、不列入),在极其不利的条件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已属不易。
嵩山申遗一直使用的是“嵩山历史建筑群”的名称,但在第3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使用的却是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名称,而且增添了“圣山崇拜”的内容。
为什么突然有这样的改变?因为会议前不久,世界遗产委员会发现嵩山古建筑群的内容和中国另一个拟申请的项目“五岳”申遗有相互重叠的地方,因此建议改名字。
经过国内专家的论证和有关部门的认可,嵩山历史建筑群当时更名为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
童明康在接受采访时曾说,嵩山既是“天地之中”的历史建筑群,同时它又是以“中岳嵩山”为代表的“圣山崇拜”,这样两种文化类型的组合交织在一起进行申报,难度较大。因为“天地之中”、“圣山崇拜”连中国的一些老百姓可能都不十分清楚,西方的专家学者理解起来也需一个过程,确实存在东西方文化差异的问题。当时争论最激烈的也正是这些地方。
一个观星台就能入世遗
一年多来,相关单位又进行了怎样的努力,才有了峰回路转?
郑州代表团团长、郑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丁世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第3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决议让我们补充的材料主要有三方面:申报的项目和圣山的深层次关系是什么?这个历史建筑群包括了佛教、道教和儒教及科技各类建筑,每一个子项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它们的整体价值又是什么?
丁世显说,大会觉得观星台有全球的突出价值,单一的观星台完全具备申报的条件,因此,他们建议登封考虑是不是观星台能够单独申报。
郑州用一年“研究透”嵩山
丁世显说:根据大会决议,去年我们组织专家认真地对“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研究。经过专家努力,对这三个问题一一做了说明。
申报的项目和圣山的深层次关系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就是这些项目是在“天地之中”这个核心的理念下建设的,由于有这样一个宇宙观,所以项目就相对集中在登封这个地方。作为圣山的嵩山来讲,它只是说明这个项目所在地的地理环境,先有了“天地之中”这个理念,人们对这个地方产生了向往,例如各个教派对这里产生了向往,民众的向往,于是在这里建了道教的、佛教的、儒教的和观星台这样的科技建筑,使这里成为这几大教派在中国当时,最高档次的、最优秀的传播基地。民众正是基于对宗教的向往和传播形成了对这个地方的推崇,因此,嵩山也被推崇为圣山,中岳圣山,它是这样的一个关系。所以应该说它的深度关系只能说明这个圣山表明了项目所在地的地理环境。
第二个问题就是这8项11处历史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内在联系都是因为登封是“天地之中”,在这个“天地之中”理念的基础上,人们都向往这里,大家都到这里来了,都在这里搞建筑都在这里搞传播。它们的整体价值是这些项目共同印证了“天地之中”理念,这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宇宙观。这些建筑提供了“天地之中”在这个地方的见证。
关于观星台,丁世显说,观星台确实具备了全球突出的普遍价值,单独申报完全符合要求。但它又和其他十处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这个整体又具有特定的全球突出的普遍价值,因此,它同样符合世界文化遗产整体性的要求,所以我们把观星台和其他十处放在一起,成为一个组合。这个观点在今年3月份国际专家委员会审查时得到了认可。
今年“过关”缘于“说清楚”
昨天,在巴西利亚举行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经过5分钟的介绍、1分钟的讨论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顺利通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会后,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在会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2009年中国在申报“天地之中”时,因材料不足被大会暂缓,而今年中方有效地解释了“天地之中”与中国古代天文概念和至高无上的皇权的相互作用,以及对这一地区的历史建筑、宗教、艺术的综合影响,得到了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一致认可,最终申遗成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