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王玉明
一件女工们巧手缝制 “呢袋子”的事,让吉林石化公司化肥厂硝酸车间班长李云峰和他的弟兄们既领略了女工们之“长”,又认识到了自己之“短”。
这个厂硝酸车间的氨气过滤器是硝酸生产过程的重要防范设备,一旦氨气纯度降低,将直接影响所有后续装置的安全生产。用“呢袋子”缝制成过滤器网,可以过滤氨气里面的油、水等物质,阻止氨气纯度降低,每年窗口检修更换一次。所谓“呢袋子”, 就是把新呢布缝在直径2米的过滤器片上。在以往的更换过程中,由于本班组女工较少,所以大部分缝制“呢袋子”的工作由班长李云峰带领男员工完成,他们“粗手大脚”的要说出力流汗哪个眉头都不会眨一下,可干这“缝缝补补”的针线活的确难为了他们。缝制过程中经常针扎手不说,而且“呢袋子”缝制粗糙,个别的由于过滤效果不理想还得返工重来。
在今年的窗口检修中,车间工会想到了这一点,组织开展“巾帼工程”,集车间女工的力量,解决这一难题。7月19日上午8时许,十多名女工在氨过滤器旁展开作业。她们先将拆卸下来的过滤器片上的旧呢布卸下,然后手持针线如同绣花般细针密线地缝上新呢布。经过5个小时的奋战,完成了30片直径2米的过滤器呢布更换工作,既确保了质量,又解决了生产急需。
女员工们走后,李云峰把男员工留下,指着现场那一个个做工精湛的“呢袋子”说:“大家都看到了,女员工们可帮了咱们大忙了。可我这心里除了感激之外还是有点不得劲儿。这会我屡出点头绪,给大家‘叨咕叨咕’。这几年缝制‘呢袋子’大家吃了不少苦,咱男爷们粗手大脚的干针线活的确不容易,但咱们干过来了——这就是咱们的过人之处……大家先别笑。我后面还有话呢。通过今儿个这件事,我感到咱班组还有不如人的地方——那就是几年过去了大家的缝补技艺提高太慢。‘呢袋子’缝的哪回都有返工的。这不行啊各位兄弟。咱总不能老拿‘男人干不好针线活’当借口吧?再说了,这回女同志们帮了忙咱们完成了任务,但我觉得咱们也不能总指着人家呀,缝‘呢袋子’毕竟是咱本职工作啊!”
李云峰一番话,把大家说的低下了头。沉了一会儿,有个员工说:“班长你讲的有道理,以后你说咋办吧?”
“咋办?”李云峰说,“从今儿个起,粗手也要拿细针,大家没事的时候开始练针线活,明年再缝‘呢袋子’的时候给女同胞个惊喜大家伙觉得咋样啊?”
李云峰的提议得到大家一致赞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