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清河采油厂 方勇
蘸酱菜,是小菜蘸上东北自制大酱吃法的一种凉菜,是我家餐桌上一年四季都不可缺少的菜肴。因为我家的媳妇是个地地道道的东北人。
在我的眼中,东北人对蘸酱菜有着超乎想象的热情。不论是黄瓜、水萝卜、洋葱、大葱、小白菜等时令菜蔬,还是泡发好的萝卜干、豆角干等之类的蔬菜干,甚至是田间地埂上的婆婆丁、苣麻菜之类野菜,都可以做成蘸酱菜。而酱,可以是肉酱,也可以是鸡蛋酱(就是把鸡蛋和酱一块炒好)。媳妇总爱说,蘸酱菜健康,因为蘸酱菜保留了食物的原味。
我是一个“纯正”的南方人,在我的认知里,能生吃的蔬菜只有黄瓜和西红柿,其他的蔬菜是要经过煎炸蒸煮才能入口,才是卫生可食用的。因此每次跟着媳妇吃蘸酱菜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拒绝的。
不过话说回来,炎炎夏日,胃口不是很好的时候,餐桌上摆放着水灵灵红水萝卜,绿油油黄瓜,还是很让人赏心悦目的,因为在视觉的刺激下,我会食欲顿生,胃口也变得好起来;而干巴巴的萝卜干,在被水泡发后变得饱满多汁后,再蘸酱入口,那好似QQ糖的劲道,让我有种吃肉的感觉。
说到蘸酱菜,就得提到它的“标配”——饭包。饭包就是将二米饭均匀的摆放在青菜叶子上,然后把二米饭紧紧地包裹起来。所谓二米饭就是同时用大米和小米蒸出的米饭,也可以用各种豆类和大米蒸出的豆饭,可以按个人口味,撒上香菜、臭菜、葱白、鸡蛋酱等调料。而吃饭包的时候,是要由上往下吃的,并且要用双手握紧捧着的,这是为了避免饭包的“内容”吃的时候掉出来。往往这个时候,我和媳妇的吃相就谈不上优雅了,用东北话概之是美食当前可劲造。
曾经我探究过东北人爱吃蘸酱菜的历史根源,解释的理由五花八门。后来,和媳妇回过几次东北老家,发现即使到了冬季,蔬菜价格已经超过肉了,蔬菜的价格用两为计量单位了,东北人仍会在亲朋好友聚会的餐桌上摆一大盘代表“大丰收”的蘸酱菜。
我想,东北人喜欢蘸酱菜,应该已经深入骨髓和基因了,可能就像广东人爱喝汤,四川人爱吃辣,山东人万物都可卷煎饼一样。而东北老铁万菜皆能蘸大酱,用双手捧着食物用餐习俗,是人们对东北黑土地种出富饶食物的感恩,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