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闫班长的“鸡蛋疗法”
刁琳波
“呵呵,这个月咱们每人平均又比他们多出400元。”山东新矿集团孙村矿掘进二区的闫树军班组成员,看着贴在墙上的工资单高兴地说。而其他围观的员工则纳闷地问:“咦,也奇怪了,一样多的人员、一样的工艺、一样的设备、一样的计划、一样的核算,怎么咱们就月月落后闫树军班组呢?”
今年来月月300、400百元的收入差距,让掘进二区的其它两个班组长王军和刘伟坐不住了,都到闫树军班组去“取经”。
在21103工作面,通过实地观摩,王军和刘伟看出了“门道”,找出了与他们不同的最大“亮点”:原来闫树军班组一个班能装45节车皮,最多时能装50节,而他俩的一个班才装20多节车皮,最多能装30节,一节车皮是40分,一个班就比他们班组高出800分。王军和刘伟都好奇地问:“咱们是一样的组织生产,你是怎么让工人多装车的?”
闫树军神秘地说:“我用的是‘鸡蛋疗法’。”“啥是鸡蛋疗法?”“我先给你们讲个故事吧。”闫树军讲道:“在同一条街上,有两家小吃店,每天经营的早点花样都差不多,但收入却差很多。为什么呢?有人发现了不同之处。同样是顾客来就餐,第一个店会问顾客:‘用不用加个鸡蛋?’。而另一个店这样问:‘用一个鸡蛋还是两个鸡蛋?’别看这一毫不显眼的询问,传递的信息可不一样。前者传递的信息是可吃可不吃,后者提议的是吃一个还是吃两个。你们在装车安排上,是不是也和第一个店那样问呢?”
王军吃惊地说:“还真是这样。每次我都是安排把矸石拉出去就行。”刘伟说:“我也从来没定过车皮指标。”闫树军接着说:“我也是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启发,过去也是和你们那样的安排。现在我这样给员工讲,咱们这个班能拉45节以上车皮,给他们信心和心理暗示。这就和故事中的吃鸡蛋一个样,让员工产生一种求同心理,其效果当然是可想而知的。”
王军和刘伟对视了一眼,笑着说:“你这个鸡蛋疗法还真是‘亮’,让我们学到了一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