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54|回复: 6

“文心雕龙擂台赛”999期

发表于 2010-8-4 23:18:0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老师们好! “文心雕龙擂台赛”999期今天起开赛了。组委会将根据会员改稿质量和参与率,每周评选一名周冠军;每月评选一名月冠军;每年评选一名年冠军,平台将送出精美奖品,请白金会员们踊跃参加。

    竞赛方案如下:
    1、作品原稿:每周四由组委会从本期投稿中选择两篇稿件(摄影稿、文稿字各一)作为竞赛蓝本(也可由会员申请自荐),参赛会员要根据本期主题和原稿所提供素材进行改写;
    2、参与方式:以跟帖方式投稿;
    3、截稿时间:每周日中午截稿,周一聊天会议公布结果;
    4、改稿要求:主题把握到位;语言生动、精炼;新闻要素齐全;
    5、评选方式:由竞赛组委会成员按照改稿要求集体评比决定,夏老师总体把关,组委会成员对参赛作品给予点评,以提高会员的写作水平。组委会成员由平台管理团队组成。
    6、奖品及奖品颁发:周冠军数十元左右纪念品;月冠军数百元左右纪念品;年冠军神秘奖品。所有获奖奖品将在平台年会上统一发放,不参加年会者视为自动放弃。

    经本人自荐及组委会成员研究决定,用以下两篇稿件作为本期的参赛母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4 23:19:02 | 查看全部
“文心雕龙擂台赛”998期摄影稿:
机车“趴窝”,刘斌技高快速排故障

222_11_58a9d46d3255eb5.jpg

      8月3日上午10点35分,气温高达35度。一台内燃机车因静液压系统安全阀故障,导致该机车“趴窝”,无法正常运用,而新配件又无法及时到达,如果不尽快修复将直接影响铁路运输生产任务的完成。在此关键时刻,三年连获技术比武第一名的中铝河南分公司运输部机务段内燃机车检修工刘斌不畏高温酷暑,主动请缨,通过细心解体、检修和试验,仅用30分钟就修复了以往需要近一个小时才能修好的安全阀,及时排除了机车故障,确保了铁路运输生产正常进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5 08:45:53 | 查看全部

文心雕龙擂台赛”999期文字稿

“软徒弟”推翻“硬师傅”,技术型班组长何去何从?

8月1日,重庆能源集团同华煤矿掘进二队原甲头一班班长陈实州,捧着7月的综合考核表眼睛直发愣,他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平日里看上去“软绵绵”的徒弟贾春龙,咋就会在短短两个月时间里“扭转乾坤”,将一个“烂班组”锻造成了“安全效果好、任务完成好、工程质量好”的“三好”班组了呢?
        陈实州想不明白归想不明白,但按照他的一贯作风,说出去的话还得照办。他找到队领导,主动辞去了班长职务。一时间,“软徒弟”推翻“硬师傅”的故事在矿区流传开来。
        陈实州是同华煤矿为数不多的掘进“技术大拿”之一,上班10多年来,他曾多次在公司和矿组织的掘进技术比武上夺得桂冠。2006年当上班长以后,他更是以“考核逗硬、制度逗硬、执行逗硬”著称,他带领的班组战斗力强,曾号称“同华第一掘进班”。他也因此被徒弟们叫作“硬师傅”。
        但时间一久,员工们对“硬师傅”的“硬招数”产生了不满情绪和强烈的逆反心理。渐渐的,班组任务完不成,质量标准化滑坡,员工工资下降,人心涣散,班组面临“崩溃”的危险。
        眼看着一个顶尖班组即将消逝,徒弟们都非常着急,但又都不敢言语。今年5月底,平日里性格最温和的徒弟贾春龙实在憋不住了,就给师傅说:“师傅,您那些‘硬办法’已经不管用了,是不是转变一下管理方式……”
        贾春龙话还没说完,就被师傅一顿臭骂:“什么?连你也教训起我来了?你是不是想当班长嘛?要不,你来?”
        “好,我来就我来!师傅,这可是您说的,要是在两个月内扭转不了局面,随便您怎么收拾我!”贾春龙一激动,竟然跟师傅叫上了板。
        就这样,师徒俩都憋着劲找到队干,达成了一个“君子协议”:由贾春龙代理班长两个月,如果两个月内班组管理有起色,师傅陈实州就主动辞去班长职务。贾春龙代理班长期间,陈实州调离本班组。如果两个月不见起色,陈实州依旧返回本班组担任班长。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就不揽瓷器活,贾春龙还真有两下子。他的管理方式总结起来就一个字——“变”!
        首先,他变“刚”为“柔”。就是把师傅原来的硬性规定变成“管中有宽,严而不紧”。比如,有一名员工因为工资低就经常借故家中有事不上班,“硬师傅”骂也骂过,罚也罚过,就是不见效。贾春龙就把原“严禁无故旷工”这一条款变成了“如果你家中有事,请及时通知班长,以便班组及时调整人员并力所能及地帮助你。”开始,这名员工跟以前一样找借口不上班,贾春龙就根据他的借口多次到他家里帮助处理事务。次数多了,这名员工也就不好意思再找借口不上班了,7月份,他竟然上了25个班。
        其次,变“旧”为“新”。班组员工都对原有的工资分配办法有意见,贾春龙就打破原师傅“一言堂”的管理方式,实行民主决策制。在大家的思维碰撞下,变原来的工分结算为现金结算,还专门选出了一名工资核算员,改变了以往由班长说了算的局面,赢得了员工的大力支持。除了工资分配,他还探索出了省时省力的“防支架倾斜工艺”、“直眼加斜眼掏槽”等新工艺新方法,大大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第三,变“令”为“引”。班组质量标准化上不去,他就给大家讲清道理,做思想工作,并亲自给员工“揩屁股”进行整改,直到达到要求为止。业余时间,他还经常引导组员开展小故事、小笑话、小文艺、小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原来死气沉沉的班组充满了活力。“多引导,少命令”,终于赢得了员工的理解和支持,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完成。
        笔者感言:“软徒弟”推翻“硬师傅”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拥有高超技艺的员工并不代表他具有良好的管理能力。社会在前进,企业在发展,那种以行政权利为中心、等级森严的班组管理运行机制以不能适应现代班组管理的需求。如何适应班组发展的需要,使个人的事业得到拓展,转型是技术型班组长必须面对的问题。技术型班组长要克服“技术为王”的个人英雄主义思想,学会运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先进的管理工具,努力使自己从单一的“技术型”转化为政治强、业务精、懂技术、会管理的“综合管理型”优秀班组长。只有完成“化蛹成蝶”般的角色转换,才能产生较强的个人魅力和感召力,才能凝聚团队成员朝着同一个目标进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5 23:28:17 | 查看全部
师徒本应如父子,但在班组管理的前沿阵地上,却摆开了“你死我活”的战场。
管理“人性化”胜“硬性化”的师徒演义
徒弟“人性化”管理,如何胜了师傅“硬性化”管理呢?说来话长:
8月1日,重庆能源集团同华煤矿掘进二队原甲头一班班长陈实州,捧着7月的综合考核表眼睛直发愣,他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平日里看上去“软绵绵”的徒弟贾春龙,咋就会在短短两个月时间里“扭转乾坤”,将一个“烂班组”锻造成了“安全效果好、任务完成好、工程质量好”的“三好”班组了呢?
陈实州想不明白归想不明白,但按照他的一贯作风,说出去的话还得照办。他找到队领导,主动辞去了班长职务。
陈实州是同华煤矿为数不多的掘进“技术大拿”之一,上班10多年来,他曾多次在公司和矿组织的掘进技术比武上夺得桂冠。2006年当上班长以后,他更是以“考核逗硬、制度逗硬、执行逗硬”的“硬性化”管理著称,他也因此被徒弟们叫作“硬师傅”,他带领的班组战斗力强,曾有过号称“同华第一掘进班”的光荣。
但时间一久,员工们对“硬师傅”的“硬招数”产生了不满情绪和强烈的逆反心理。渐渐的,班组任务完不成,质量标准化滑坡,员工工资下降,人心涣散,班组面临“崩溃”的危险。
眼看着一个顶尖班组却掉落在尾巴尖上,班里员工都非常着急,但又都不敢言语。今年5月底,平日里性格最温和的徒弟贾春龙实在憋不住了,就给师傅说:“师傅,您那些‘硬办法’已经不管用了,是不是转变一下管理方式……”
贾春龙话还没说完,就被师傅一顿臭骂:“什么?连你也教训起我来了?你是不是想当班长嘛?要不,你来?”
“好,我来就我来!师傅,这可是您说的,要是在两个月内扭转不了局面,随便您怎么收拾我!”贾春龙一激动,竟然跟师傅叫上了板。
就这样,师徒俩都憋着劲找到队干,达成了一个“君子协议”:由贾春龙代理班长两个月,如果两个月内班组管理有起色,师傅陈实州就主动辞去班长职务。贾春龙代理班长期间,陈实州调离本班组。如果两个月不见起色,陈实州依旧返回本班组担任班长。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就不揽瓷器活,贾春龙还真有两下子。他的管理方式总结起来就是依靠“人性化”。
贾春龙用制度“善解人情”。比如,有一名员工因为工资低就经常借故家中有事不上班,“硬师傅”骂也骂过,罚也罚过,就是不见效。贾春龙就把原“严禁无故旷工”这一条款变成了“如果你家中有事,请及时通知班长,以便班组及时调整人员并力所能及地帮助你。”开始,这名员工跟以前一样找借口不上班,贾春龙就根据他的借口多次到他家里帮助处理事务。次数多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名员工也就不好意思再找借口不上班了,7月份,他竟然上了25个班,工资也高了许多。
变“一言堂”为“民主制”,满足大家需要透明的人之常情。班组员工都对原有的工资分配办法有意见,贾春龙就打破原师傅“一言堂”的管理方式,实行民主决策制。在大家的思维碰撞下,变原来的工分结算为现金结算,还专门选出了一名工资核算员,实现了工资分配的公开、公正,改变了以往由班长说了算的局面,从而赢得了员工的大力支持,提高了工作积极性。
班组质量标准化上不去,他就给大家讲清道理,做思想工作,并亲自给员工“揩屁股”进行整改,直到达到要求为止。业余时间,他还经常引导组员开展小故事、小笑话、小文艺、小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原来死气沉沉的班组充满了活力。“多引导,少命令”,终于赢得了员工的理解和支持,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完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6 00:05:06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6 12:06:32 | 查看全部
引用第1楼zwyykgyl于2010-08-04 23:19发表的  :
“文心雕龙擂台赛”998期摄影稿:
[align=center]机车“趴窝”,刘斌技高快速排故障



      8月3日上午10点35分,气温高达35度。一台内燃机车因静液压系统安全阀故障,导致该机车“趴窝”,无法正常运用,而新配件又无法及时到达,如果不尽快修复将直接影响铁路运输生产任务的完成。在此关键时刻,三年连获技术比武第一名的中铝河南分公司运输部机务段内燃机车检修工刘斌不畏高温酷暑,主动请缨,通过细心解体、检修和试验,仅用30分钟就修复了以往需要近一个小时才能修好的安全阀,及时排除了机车故障,确保了铁路运输生产正常进行。
.......
图片稿改稿:
                 机车“趴窝”,检修“状元”刘斌救急

    8月3日上午10点35分,中铝河南分公司运输部一台内燃机车突然“趴窝”,若不在?小时内进行修复,将直接影响整条铁路运输任务。该运输部机务段内燃机检修“状元”刘斌,主动请缨,经过细心解体、检修和试验,仅用30分钟就修复了因静液压系统安全阀引发的故障,确保了铁路运输生产正常进行。

不好意思,我也是新手,不过我觉得:
一、故障原因可以放在后面说,象抖包袱一样;
二、显出本期主题的“紧要时刻”,能不能将发生故障多少时间将影响生产与修复所用时间,进行一个对比;
三、几年连获技术比武第一名是不是本稿重点,能不能用状元带过;
四、第一句里的“影响铁路运输生产任务的完成”与最后一句的“确保了铁路运输生产正常进行”雷同,能不能只用一句说;
五、有的语句太长了,一口气读下来好累人,所以尽量断句了。

说得不对之处,请谅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7 16:09:57 | 查看全部

“软徒弟”推翻“硬师傅”

改稿说明:标题中“技术型班组长何去何从”这一观点本身有错误,技术型班组长跟不会管理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技术型班组长反而应该是企业培养的趋势和目标。所以去掉。
        笔者感言中表达的技术高带来“个人英雄主义”跟文中由于“硬师傅”的硬导致班组接近“瓦解”存在矛盾,所以重新修改。

        8月1日,重庆能源集团同华煤矿掘进二队原甲头一班班长陈实州,捧着7月份的综合考核表眼睛直发愣,他想不明白,平日里看上去“软绵绵”的徒弟贾春龙,咋就会在短短两个月时间里“扭转乾坤”,将一个“烂班组”锻造成了“安全效果好、任务完成好、工程质量好”的“三好”班组了呢?  
        陈实州工作10多年来,是公司和矿出了名的掘进“状元”。2006年他干上班长后,更是以“考核逗硬、制度逗硬、执行逗硬”赢得了“同华第一掘进班”的美誉。而徒弟们则称他为“硬师傅”。 但时间一久,班组成员逐渐对“硬师傅”的“硬招数”产生了不满情绪和强烈的逆反心理。造成的结果是班组任务完不成,质量标准滑坡,员工工资下降,人心涣散,班组走上了“瓦解”的边缘。
        眼看着一个顶尖班组即将消逝,徒弟们都非常着急,但又都不敢言语。今年5月底,平日里性格最温和的徒弟贾春龙实在憋不住了,就给师傅说:“师傅,您那些‘硬办法’已经不管用了,是不是转变一下管理方式……”
        贾春龙话还没说完,就招来师傅一顿臭骂:“什么?连你也来教训我?你是不是想当班长嘛?要不,你来?”
        “好,我来就我来!师傅,这可是您说的,要是在两个月内扭转不了局面,随便您怎么发落我!”贾春龙一激动,竟跟师傅叫上了板。
        就这样,师徒俩憋着劲找到队领导,达成协议:由贾春龙代理班长两个月,如果两个月内班组管理有起色,师傅陈实州就主动辞去班长职务。贾春龙代理班长期间,陈实州调离本班组。如果两个月不见起色,陈实州依旧返回本班组担任班长。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就不揽瓷器活。贾春龙用一个“变”字盘活了整个班组。
        首先,变“刚”为“柔”。就是把师傅原来的硬性规定变成“管中有宽,严而不紧”。比如,有一名员工因为工资低就经常借故家中有事不上班,“硬师傅”骂也骂过,罚也罚过,就是不见效。贾春龙就把原“严禁无故旷工”这一条款变成了“如果你家中有事,请及时通知班长,以便班组及时调整人员并力所能及地帮助你。”开始,这名员工跟以前一样找借口不上班,贾春龙就多次到他家里帮助处理事务。次数多了,这名员工也就不好意思再找借口不上班了,7月份出勤竟达到25个。
        其次,变“旧”为“新”。班组员工都对原有的工资分配办法有意见,贾春龙就打破“一言堂”的管理方式,实行民主决策制。在大家的民主决策下,变原来的工分结算为现金结算,还专门推选出了一名工资核算员,改变了以往由班长说了算的局面,赢得了员工的大力支持。
        第三,变“令”为“引”。业余时间,他经常引导组员开展小故事、小笑话、小文艺、小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原来死气沉沉的班组充满了活力。“多引导,少命令”,最终赢得了员工的理解和支持,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完成。
        笔者感言:“软徒弟”推翻“硬师傅”的故事告诉我们,技术型班组长在班组管理上光靠技术还远远不够,而应该学会如何运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先进的管理工具,努力使自己从单一的“技术型”转化为政治强、业务精、懂技术、会管理的“综合管理型”优秀班组长,才能适应企业和班组发展的需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