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王进国
丹朱岭下,丹河岸旁,有一个村庄,它四面环山,两水依傍,冬去山青水秀,春来涧水叮咚,是个风景秀丽的好地方。村子有两条路,一条是穿村而过的东西向的乡干道,另一条是村东南北向的207国道,两条路在村东垂直相交,就像一片叶子的叶脉与叶柄似的,成了大山深处与外部物资输送的主通道。
两条路上都长着柳树,国道两边长的是垂柳,而乡道两边栽的则是河曲柳。同样是柳,一种是垂枝顾下,娥娜多姿,另一种是枝条勃发,奋扬向上,姿态大不同。
春来时,落叶植物还沉睡在冬的暖梦中迟迟未醒,柳树便率先地长出嫩芽,绿绿地傲立风中,急欲染绿这一冬的枯黄。春风中,柳枝吹奏出一排排悦耳的琴声,柳条们摇弋着纤柔细腰在风中摇摆起舞,鸟儿们在枝杈间欢唱,好一幅杨柳醉春光。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古人多赞美柳树,大概是被其朴素、简约、娥娜、多情与极強的生命力所感染吧。柳树,是极易成活的树种。春天里,随便挖一个坑,埋下树苗,或干脆剪一枝柳条插入土中,只要有水分和阳光,它便能成活,而后茁壮地成长。不需要施肥,不需要松土除草,没有名花异草们的扭捏之态,没有娇贵者的苛刻需求,象极了普天之下的劳苦大众,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广泛的适应性。
柳树一身是宝,柳叶柳花可食可药可茶,具有多种功效,柳木细密洁白坚实耐用,是制作家俱的上 好材料。柳树为虫媒传粉,柳花刚开,蜂蝶自来,嗡嗡作响。年长的人或踩着梯子、或举着长长的镰杆,也来凑热闹。柳树的花与嫩叶是上好的食材,营养丰富,宜蒸可炒。在那些艰难的岁月,柳树们用它那娇美之花叶填充了人们辘辘之饥肠,救活了无数倒地之饿莩。在村边的乡道上,耆者们常怀感恩之心,借采摘之机唠叨一些苦涩的记忆,意趣盎然津津乐道。
柳树的坚韧与随性也为伟人诗人所赞赏。新中国消除了为害百姓多年的血吸虫病后,毛主席挥毫写下了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人民进舜尧的诗句,就是借杨柳之生命喑喻劳动人民健康之体格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顺便说一下,文人笔下的杨柳并非是杨树与柳树的合成词,这里的杨,指柳树,极可能是笨柳的代名词,只因之枝条与杨树相似,抑或是为了平仄或押韵之故而代用吧。
国道边是没人采柳花的。当今的丹朱岭下厂矿众多,国道承载着繁重的物质运输任务,一刻不停地行驶着各类车辆。每当大型货车挟风雷电掣而过,垂柳们整齐化一地揺动着枝条海浪似的一波连着一波随车闪过,而后再一波波地荡回来,就像一群连衽的美妇人在一曲曲地甩袖起舞。偶有密密细雨筛落,水珠顺着娥眉柳叶坠下来,更是格外的楚楚动人。
有人说,一棵树就是一个储水库,一点儿也不夸张。夏天时,在烈日高温下,不管天气有多么的干旱,柳树总会适时地释放水珠。行走在柳树下,不时地会有水珠从叶子上落下来,滴在身上、头上、甚至滴在你的眉毛睫毛上,滴在你的脸颊和嘴唇上,凉丝丝的很是惬意。这大概就是文人笔下的柳雨吧。夏日,静坐在柳荫下,享着天然的柳伞,沐着柳雨,仰望天空缀着的片片棉花似的白云,观看着酷烈的阳光于柳林边湛蓝的天空泼下来,是多么惬意的事啊。而柳树,顶着烈日,护着河堤,虽有狂风暴雨,却全然不惧。
冬天,柳树是最后卸妆的落叶乔木。行走在路边,游玩于河堤,总会看见那一树树杨柳倔强地傲立于天地间,在一片萧条之中,顽强地抵御着寒风,用那片残绿涂抹着最后的彩妆,而后在严冬无奈地飘落,将于来年化作春泥,滋润养育它的土地。
注:笨柳,指枝条向上生长的柳树)
王进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