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最忆儿时“六一白衬衣”
生长在七、八十年代的人,回忆起童年,没有几个人不会想起白衬衣,黑裤子。
每年六一儿童节、国庆节文艺会演,很多天前,甚至节目还没定下来,老师就会说:“回去让父母给你们准备好白衬衣,黑裤子。”学生们领了圣旨,回家给父母下了通牒。于是,整个村庄里的大人,尤其是母亲们,见了面不会再问“你吃了没?”“你家猪娃下了几窝?”而会说“白衬衣有吗?黑裤子有吗?”
不怪母亲们小题大作,八十年代的农村,温饱问题刚刚解决,孩子们只有过年才穿一件新衣服,而一件白衬衣会是一项很大的开支,过苦日子的母亲们往往不会奢侈的因为一个小小的节日给孩子们做一件衣服。
于是,在整个六一儿童节经常是前面孩子刚下台,有孩子的妈妈或者老师就会赶紧迎上来,慌里慌张地从这个孩子身上脱下衣服,给下一个表演节目的孩子换上。常常是一件衣服要换七、八个人穿。我那时候不太喜欢看节目,更喜欢看后台换衣服的场景。因为时间紧张,妈妈们着急,老师催促,孩子们抱怨。于是,很多孩子们的衣服张三扣给李四。
曾经有一年,就因为一个站在前排的男孩,他的白衬衣扣子第一个扣给了最后一个,等他一上台,里面火红火红的小背心惹得整个观众哈哈大笑,连他同台的小朋友们也被惹笑了,整个场面比节目还火爆。
一年又一年,每一年,不论是六一儿童节、国庆会演,或者还是体操比赛,常常,每次比赛都是白花花、黑压压的一片。现在回想,那样的场景,没有单调,相反的却感觉剔除了一切其他外在的因素,大家看到的都是真正的表演,不像现在的活动或者比赛,服装和道具,总是占着很大的份额,而真正的节目好像被削弱了。
记的女儿从幼儿园到毕业,她表演节目穿过的服装压了满满一柜子,裙子、民族服装、帽子……它们全部只穿了一次,就被遗弃了。有时,我拉开柜子看到它们,只会惆怅,我不知道我应该怎样处理它们。它们都是舞台装,平时是不能穿,送人,每个孩子表演节目都会穿不一样的衣服,送不出去。每当此时,我似乎能听到那些衣服在柜子里和我一样发出长长的叹息。
白衬衣、黑裤子时代结束了。我们遇到了一个好的时代,可是,我们也仍旧会怀念那个过去的时代,就像怀念起一首老歌,怀念起那些古去的老一辈人,怀念起八十年代那些健康的绿色食品……它们远去了,但是,它们仍旧在我们心里,有时候,拿出来,看看、聊聊、想想,它会捂热我们的心,也会使我常常忆起六一节的白衬衣。(吴春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