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652|回复: 1

这些老人的心底多么光明!(民生观)

发表于 2019-6-3 16:30:5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周珊珊
《 人民日报 》( 2019年06月03日   13 版)  看到别人陷入困境,产生同情,这不难。难的是不光在脑中想想,而且付出心血去做,而且经年累月,无怨无悔

  

  江西有位老爷子,今年91岁了,从2001年开始坚持撕街头像牛皮癣一样的“小广告”,18年撕了40余万张,指甲断过好些回,小刀也用坏了十几把。问他图啥?一不图财,二不图名,就是怕别人误信、上当。

  四川有位老大爷,几年前出过车祸,简直是“死过一回”。后来,他就拉着老伴儿一起做义务交通劝导员,一做就是3年多,全年无休,被误解、被辱骂也不在意。问他为啥?为的是少一些车祸悲剧。

  甘肃还有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每到大雪,就带上扫帚、铁锹,上三公里外的公路上义务扫雪去,这一扫就是20多年。他想要啥?要过往车辆的安全。

  三位老人,有一个共同点:见有坑,就想平,不想别人掉进去。

  这些善举中,能看出同理心驱动的痕迹。我遭过车祸,滋味不好受,设身处地想一想,最好别再有人遭这罪了,我得做点啥——同理心是群体性社会的心理黏合剂,面临可能发生的坏情境,大家如果都能感同身受,面临纠纷都能换位思考,那社会就会变得温情脉脉。“一人向隅,举座不欢”,“举座”自然就会帮“一人”渡过难关;看不得别人不好,这是见义勇为的不竭动力。

  这些做法表现了人们善良的品格。看到别人陷入困境,产生同情,这不难。难的是不光在脑中想想,而且付出心血去做,而且经年累月,无怨无悔。这些老人的心底多么光明!

  老人做的这些事,为什么感人至深?因为超越了狭隘的得失,牺牲自己的精力和时间,为的是他人。不是所有人都能这么想,这么做。有的人自己掉进坑里过,恨不能别人也都掉进去,来获得一种心理平衡。我不好,你也别想好——这种格局卑下,必然导致人生路荆棘丛生;“但愿世间人无病,哪怕架上药生尘”“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这样的格局高迈,足为我们修身的榜样。

  铲广告、导交通、清积雪,不能只靠三两位善心人的单打独斗。“德不孤,必有邻”,人人都伸出手来,有坑大家一起填,社会将变得越来越美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6-30 23:34:07 | 查看全部
感谢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