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846|回复: 0

我的人生“油”改变

发表于 2019-6-4 19:06:5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中国石油报  │ 作者: 记者 李建

  宋英莉,河南省范县第三小学美术老师、艺术组组长。40岁的她没想到,离开专业十几年后,竟然还能有机会重新拿起画笔,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从心”出发,带着孩子们一起描画美好的人生。

  由于教师资源稀缺,十几年前,美术专业毕业的她,根据工作需要,站在了语文讲台上。尽管她也很享受语文教学,并利用专业特长给语文教学增添了一抹亮色,成为一名成绩突出的语文老师,但一颗追求美术专业的心始终没有忘怀。

  转机源于中国石油“益师计划”精准教育扶贫项目。作为对口支援贫困县,范县的骨干教师有机会走出县城,到北京史家小学、171教育集团等知名学校学习,了解国内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

  宋英莉坦言,本以为自己会在语文教育的园地耕耘终身,幸运的是,“益师计划”让她的人生有了转机。通过“走出去”,和北京知名学校的老师交流学习,她了解到,美术老师不仅可以追求自己的专业,还能通过美的教育去影响孩子的一生,而且把美贯穿到教学的点点滴滴。在北京学习期间,看到学生不仅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艺术课程,教学更是兴趣和动手双管齐下,最大限度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这些都深深触发了她的思考。

  “学成归来”,在学校的支持下,宋英莉回归美术教学专业,并开始担任艺术组组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改革与实践。她与艺术组成员一起探索创新,开设了衍纸工艺、剪纸、拓印、手工、陶笛、巴乌、钢琴、舞蹈、书法、工笔等40余门艺术特色课程,并通过艺术课程“自选超市”的形式,让孩子们“自由飞翔”。宋英莉说:“这样的课程方式,过去在我们县城根本无法想象。现在,孩子们每周都能上艺术课,我也能重拾喜爱的美术专业,真是一举多得。”

  学生何鸿运的家境并不富裕,无力支付兴趣班的高昂支出,如今在学校就能接受艺术的熏陶,性格也变得越来越阳光和自信。赫蕊是学校的小明星,逐渐由内敛羞涩,变得越来越活泼、越来越“闪亮”。正是在学校艺术课的培养下,孩子们的艺术“档期”满满。通过地方春晚、戏曲节目等平台,孩子们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在宋英莉看来,这在“益师计划”之前是难以想象的。“刚实行这种教育变革的时候,家长还有担忧,生怕影响孩子学习。现在看到孩子既能学知识,还能长见识、促成长,都慢慢放下了顾虑,转变了观念。”她说。

  对宋英莉来说,“益师计划”不仅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更让孩子们的人生道路多了一种选择。她坚信,范县教育革新的路子一定会越走越宽、越走越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