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87|回复: 0

[行业特色与就职提醒] (工商)贺州公交变局调查

发表于 2010-8-6 15:16:5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现有行政体系下,公权力一旦发生越位,职能部门究竟如何自查自纠,实施政府内的法理制衡?当前发生在广西贺州一宗特许经营纠纷案,展现了其内在机理。
  3月29日,来自广东的公交营运商钟高潮被贺州市工商管理局告知,10个月前该局对贺州市益盛公交汽车有限公司(简称“益盛公司”)工商登记所做变更行为,已“依法予以撤销”。
  益盛公司是钟高潮等20名股东出资建立的企业,特许经营贺州市区内公交线路。一年前,贺州政府单方改约,将益盛公司公交特许经营权改换他人,随后贺州工商局仅仅通过单方更改工商登记,登报宣称企业所有权已改换他人。今年1月5日,广西自治区工商局发出行政复议决定书,要求撤销这一离奇的工商变更。
  现在,至少在登记上,钟高潮拿回了自己的公司,但是,要讨回经营12年之久的公交特许权,还有一段路要走,益盛公司管理层甚至为此集体坐牢,包括钟高潮在内的五名公司高管,两年半前曾以偷税罪入狱。广西自治区地税局、广西区检察院发现问题,责令贺州有关部门“自查自纠”,最后,各项指控被一一推翻,所有人无罪释放。
  事实上,围绕该特许权归属问题,贺州市行政权力四次越位,又四次被上级厅局勒令纠正,至今仍纠缠不止。
  “厅局只是专业管理,地方是综合行政,我们不能越出边界太多。”提起内中反复,广西自治区建设厅厅长宋继东颇感无奈。
  祸起特许权
  “荒田无人耕,耕了有人争。”钟高潮说。
  贺州原为县级市山区城市,人流稀少,政府公交营运招商三年,没有成效。钟称,正是他进来后多方营运,贺州公交才上了轨道,令特许权价值陡升,导致其悲剧。
  钟高潮1992年成立海南儋州公交汽车公司,为全国第一家民营公共汽车公司,其经营模式以“政府零补贴”驰名;1998年,经贺州市建设局招商班子力邀,钟高潮投资230万元创办贺州市益业公共汽车有限公司(简称益业公司),与政府签约租赁贺州市内公共汽车特许经营权,租赁期到2006年7月。
  公交经营权原为贺州市公共汽车公司所有,已接近停运,向益业公司借款120万元维持日常开支。2001年6月,贺州市政府下发《关于市公共汽车公司转制为民营企业的批复》(贺政函[2001]34号,以下简称34号文),按零资产将公司出让给原国有职工,组建成立益盛公司,约定租赁期满,益业公司公交经营权自然划归益盛公司。
  就是说,租赁期满后,益业公司要继续经营,必须拿下益盛公司。经过协商,益业公司120万的债权转为益盛公司股权,成为控股股东,钟高潮担任公司董事长。
  益盛公司副董事长梁军称,从企业改制到2006年特许权转移期间,益业公司公交车型为15-19座,每辆每天收费200-300元,本利基本扎平,利润极薄;2002年贺州升级为地级市后,线路需求开始增加,经营渐入佳境;2006年7月益盛公司承接公交特许权,尝试上了11台35-45座大车车型,运作下来,每辆每天收费800元,纯利300元,算下来每辆大车一个月纯利近万;9月份,益盛公司一口气改换了50台大车。
  就在这个时候,有人前来“讲价”,建议益盛公司让出特许权,公司高层集体研究后没有同意,事端由此引发。
  2007年1月9日,贺州市政府采购中心撇开34号文中公交经营权由益盛公司承接这一约定,单方面发出特许权公开招标。为了保住经营权利,益盛公司全力应标,和另一家是广东中山市张家边坚信汽车运输公司(简称“坚信公司”)展开竞争。抢夺最烈之际,采购中心以竞争名额不足为由,宣布招标活动无效。
  半年之后,采购中心又发出公交特许权招标竞争性谈判文件,约定2007年6月26日召开谈判会议。事到临头,却突然补发通知,称会议召开时间“因故延迟”。
  广西天际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小滔向记者介绍,特许经营权的授予,行政法只规定了拍卖和招投标两种方式,没有竞争性谈判方式。从立法意思看,竞争性谈判接近于内部协商,是一种受限制的竞标方式。
  梁军至今仍难以理解的是,公交特许权变更,并不是民营转国有,只是私人间的转手,所谓在商言商,公权力深度介入,出人意料。
  事态由是急转直下。2007年6月27日,董事长钟高潮被贺州市纪委实施审控;随后,包括副董事诸多长、总经理、财务总监、车队队长等人,全数被拘入牢,政府方面发出指控是涉嫌偷税。
  益盛公司管理层6月27日被控制,贺州地税局稽查局7月25日展开税务调查,属事后追补证据程序。通过对益业公司2005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地方税缴纳情况进行抽查,发现偷税5万多元。。
  这5万多偷税额度,基本采用合同额推算法,按照签订的盈利合同,推算出应缴税额度,发现实际缴税少于合同推算额度,其差额就是偷税额。就是说,不根据实际营业计算税款,拿一个纸面上的计划额度作为纳税基准。
  此种情形下,2007年12月,贺州地税稽查局下发通知,撤销此前作出的税务处理书,文件改由贺州地税局下发,偷税金额认定抬升到80多万元,调查范围扩展到1998年至2006年。
  部门制衡玄机
  “地税局这个动作,为益业公司提供翻盘机会。”受聘益盛公司的王小滔律师判断,地税局比稽查局高了半级,文件又抬高犯罪认定,表面上加大力度,实际上是一种部门协调策略性动作,“以弥补取证上的重大漏洞”。
  人先抓了,再寻找偷税证据,税局的位置相当被动。由于案子是上级定下,有关部门只能提供行政上、法规上的配合,并筹谋事后的协调之策。
  王小滔称,就益业公司偷税事实认定而言,如果结论由稽查局做,则定论压力在地税局;现改由地税局发通知,益业公司一旦提交复议,根据管辖原则,结论由广西自治区地税局做。上面无论做出何种结论,贺州地税局均既可对市里有交待,又避免承担不测后果。
  事态推演果如其论。
  2008年2月28日,广西自治区地税局给益业公司发出受理复议通知书,贺州地税局马上展开自查自纠,称对益业公司“1998年至2006年的部分事实认定不清”,撤销此前下发的税务处理书;贺州八步区检察院也随之发出通知,对钟高潮“因涉嫌偷税、合同诈骗一案,现决定不起诉”,并解除了对钟的取保候审措施。
  此前此后,益盛公司其他高管均无罪释放,结束了短则两个月,多则一年的囚禁。
  与此同时,贺州有关部门“公交换马”的步伐并未停止。2008年6月,招投标中心上报市政府,称坚信公司已通过竞争性谈判获标,要求贺州市政局签署合同。由于“谈判对象”只有一家,存在法理争议,市政局向上级提出,需要政府下文确认。
  益盛公司很快通过协调渠道听到此消息,第一时间紧急汇报广西区财政厅,6月13日,钟高潮接到贺州市财政局电话,称坚信公司“那个标书是违规的,不算数了,竞争性谈判也中止了”。
  然而,事态仍往纵深发展。2008年12月16日,贺州市政府会议研究决定,贺州城市公共汽车特许经营权,只与坚信公司一家谈判;随后,贺州市政局向益业公司发出通知,要求其终止在贺州市区的公交营运;2009年3月18日,坚信公司78辆新公交车投入运营,益盛公司终于被彻底甩开。
  2009年3月,益盛公司将特许权转让争议情况汇报广西区建设厅,建设厅厅长宋继东亲自展开调查。按照34号文,贺州市公交线路特许经营权利2006年7月自动移交益盛公司,从法理上而言,只要“益盛”名号还在益业手上,益业公司就具备最有力的维权平台。
  至此,切断益业和益盛公司的关系,成了有关部门的基本思路。益盛公司由原贺州市公共汽车公司改制而来,2009年5月10日,改制前部分国有员工以解决改制遗留问题、恢复职工股权理由,向政府提交申请,要求将益盛公司股权归属变更到职工名下。按照政府发函,从公司股东、法定代表人,到注册资本、经营范围,贺州工商局对益盛公司工商登记进行全面变更,至少在工商资料上,益业不再与益盛有任何联系。
  然而,工商变更、撤销所需要的基本证明材料,包括原公司法定代表人签字、股权转让协议等等,却一概“暂付阙如”。如此情形下,27名改制前员工以签字盖手印的手法,于7月23日给贺州市工商局出具了一份《承诺书》,承诺申请变更工商登记所发生的民事纠纷,与市工商局无关;益盛公司公章,也不要求贺州市工商局追缴。
  “这同样是政府机关又一个协调策略。”王小滔称,职工出具承诺书,是试图把案情往民事上引导,但非法变更工商登记,性质属行政乱作为问题,所以,益盛公司法律上采用了行政复议方式。
  由此,事态再次按意料演化,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