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4|回复: 2

脑瘫女孩海浪的创业之路

发表于 2019-6-15 19:51:0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新华网


  海浪(左二)和父母、姐姐一起吃晚饭(6月12日)。

  28岁的海浪出生于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庙湾镇五联村,出生三个月时一场高烧导致她重度脑瘫,从此手脚不能自由活动,日常生活需要靠家人照料。

  2008年,姐姐海侠送给海浪一部老式键盘手机,鼓励海浪用手机与外界交流。为了结识更多的朋友,海浪开始学习用嘴唇打字。嘴唇不知道磨破了多少次,她终于能够熟练地操作手机。

  2015年底,海浪家被确定为精准扶贫户,帮扶干部在走访时了解到海浪会使用手机,便建议海浪试试做微商。父亲为她更换了智能手机,帮扶干部为她联系厂商,海浪开始在朋友圈中代卖家乡的农副产品。

  刚开始时,海浪的朋友圈只有27人,为了推介产品,她利用各种途径认识新朋友。在创业三个月后,销售出100元的枣夹核桃,海浪有了人生中第一笔收入。随着朋友圈人数增加,海浪的生意也渐渐好了起来。当地残联也为海浪提供了电商扶持资金,她开了自己的商店,并将村里的快递收发点放在商店里。

  虽然身体残疾,但是海浪从不抱怨。她说:“虽然赚钱不多,但我还是希望能自己养活自己,不成为家人和社会的负担。”

  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6-15 19:53:44 | 查看全部

  海浪的四肢经常会抽筋,母亲程秀娃要随时帮她活动手脚(6月12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打工回家的姐姐海侠喂海浪(右)吃晚饭(6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海浪喜欢天空,每天家人都会把她推到户外散心(6月12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潇摄


  海浪在家里看书(6月12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海浪用嘴唇操作手机(6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6-15 19:55:45 | 查看全部

  海浪的家庭商店里到了新货,母亲程秀娃(右)与海浪交谈(6月12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海浪家的对口帮扶干部程薇(左)在给海浪介绍新联系到的厂家(6月12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海浪用嘴唇操作手机(6月12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海浪(右)在手机上为村民查询快递单(6月12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