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9|回复: 2

[转贴] 读懂父爱

发表于 2019-6-15 20:27:0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广东珠海石油分公司  赖惠文

    都说母爱是一种天性,父爱则需要后天培养。这句话一点也不假,但很多时候,我都在误读父爱。

    听母亲说,我曾经在作文里面这样写:“我的爸爸是个古板的人,我感受不到他对我们的爱……”父亲知道后,难过了一段时间。其实,他内心很爱我们,只是不善于表达,或者说,是生活的艰辛和工作的忙碌,让他不知如何表达。

    父亲总是很忙,我很少看到他空闲的时候。那时,他在工厂当机修工人,经常被电焊火花照得双眼红肿。他把小小的药片磨成药粉,加一点水调成浆,敷在眼睛上缓解疼痛。每天下班后,顾不上休息片刻,父亲又开始忙这忙那了,给果树施肥,清洗猪圈,挑水做饭……。

    那时候,农村大多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物质贫乏,用竹筒计量就成了习惯。有时家里没来得及碾米,就去邻居家先借两筒。等家里有了米,又用借米时用过的竹筒量好还给邻居。不过,自家量米煮饭,往往比较随意,而去邻居家借米下锅,一般量的米都与筒口平齐。待还米时,父亲总是把大米冒出竹筒口成尖塔形。我实在不明白,父亲却说“:借别人的东西,可千万不能让别人吃亏了。”

    父亲就是这样,不会引经据典地说些大道理,却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教育我们。他对我们的爱,我们当时感觉不到,但事后回想,却倍感暖心。

    那时候,老家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天旱时需要“捉水",就是守在田边把水放满。邻居胖婶家三个儿子齐上阵,早早就把几亩田的水放好了。我们姐妹按照母亲的吩咐要给花生地放满水,胖婶的儿子们自是不让,妹妹是个男孩性格,硬跟他们争了起来,还不慎滑倒弄得满身是泥。正当争得不可开交时,胖婶来了,她见此情景,没有责怪自己的儿子,反倒一手叉腰,一手指着我们姐妹说:“你们没有兄弟,还敢跟人争水?”

    就这样,我们没有放到水,还摔了一身泥。回到家后,我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母亲,母亲听后既生气又憋屈。父亲知道后,怪我不该把胖婶说的话告诉母亲,他还劝说母亲:“不要去听别人的闲言碎语,儿子女儿不都一样吗?女儿还更贴心呢!”也许是父亲的话起了作用,自此后母亲不再介怀此事。

    我中专毕业时,从不求人的父亲,硬着头皮到处找关系,处处碰壁。我看着他坐在院子的竹凳上抽闷烟,他的背影,有些落寞。我那时想:按照传统思想,父母肯定是想把我们姐妹留一个在身边的。可我不愿意留在农村,外面的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

    后来,我在珠海工作安家。有了孩子后,对于亲情,也有了更多感悟。随着年岁的增长,我越来越理解父亲,而父亲,也慢慢地变老了。他的头上有了白发,笔直的腰也弯了。我时常在想,父亲坚强质朴,勤劳善良,他没有给我们富足的生活,却给了我们最深沉的父爱,这种爱,不需要用言语来铺华,也无法用金钱去衡量。

    我多希望时光能慢一些,不要再让父亲变老了。我愿意用我的一切,换他岁月长留。一如童年时,坡道弯弯,一条扁担两只箩筐,我和妹妹分坐箩筐内,由父亲挑着一路嬉笑到了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6-17 05:46:04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6-17 19:55:38 | 查看全部

回 1楼(屈联西) 的帖子

感谢屈老师来访支持!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