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64|回复: 0

[沧浪亭] 母亲珍藏的党旗

发表于 2019-6-25 15:32:2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母亲珍藏的党旗
在母亲手里,珍藏着一面她亲自缝制的党旗。
听母亲讲,父亲等一批新党员入党宣誓的前一天,单位始终没有找到一面党旗,父亲的入党介绍人便恳请母亲连夜一针一线缝制而成。党旗虽不那么精致,那是母亲的心血和汗水凝结而成。这面党旗,几经周转,最终还是保存在了母亲手中,细细算来整整50年了。
父亲在50年代,便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当父亲把这一消息告诉前来完婚的母亲时,母亲当时高兴地说:“咱家又多了一名共产党员。”
母亲告诉我,在家乡,我的姥爷不仅是村里唯一的教书先生,而且是村里唯一的共产党员,很受乡里乡亲的尊敬和爱戴。无论大小事情,总爱和老人商量。因此,在母亲的心里埋下了一个愿望,就是也要嫁给一位有文化、有理想的青年。
在当时,20岁的母亲是十里八乡的美女,前来说亲的踏破了姥爷家的门槛,但母亲丝毫也没动心思。姥爷是懂母亲的,也没有催促。直到父亲的出现,便义无反顾的随父亲来到了河北张家口龙烟铁矿。父母可谓是真正的裸婚,一切白手起家。因为母亲知道父亲是一位值得托付终身的好男人、优秀党员。
由于母亲心灵手巧,几天功夫在单位职工和家属的帮助下,一个小家便打理的有模有样。父亲的入党介绍人见后开玩笑地说道:“弟妹可以开裁缝铺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母亲接过话题说道:“那领导可要多多支持呀。”从此,母亲便开始学习起了裁剪,党旗的活自然而然也落到了母亲头上。
只在报纸上见过党旗的母亲,对党旗的比例、颜色搭配一概不知。在单位领导和父亲同事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查资料、看画报,给母亲找来了红、黄、白三种颜色的布料和团线、画出了标有尺寸的简易图纸。在这种情况下,母亲精打细算着裁剪者每一块布料,生怕亏了尺寸。
那一晚上,父亲也陪着母亲熬了一夜,至始至终为母亲打着下手,当着参谋。母亲制作好后,用父亲制作的火烙铁,熨了又熨,直到平整。
翌日,父亲带着平整的党旗交给了组织。当在座的党支部书记打开党旗,看着有板有眼的粗布党旗,感慨地说:“纯手工打造,有意义。”就这样,父亲等预备党员们在母亲缝制的党旗前庄严的举起了右手。“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自从父亲成为一名正式共产党员后,母亲参加居委会腰板挺的别提多直了。因为在母亲心里,父亲就是她的榜样和未来。
那面党旗,随着一批又一批新党员的宣誓,也逐渐变得有些陈旧了。60年代,父亲再也没有看见过它,也没有向母亲提起过。
70年代后期,身为党小组长的父亲,在带领年轻党团员打扫单位仓库时,有意外的发现了那面母亲亲手缝制的党旗。经党委领导同意,父亲把它带回了家,亲手交给到了母亲的手中。
父亲健在的时候,每到七一母亲总是拿出党旗让父亲和儿女看,也许是母亲让父亲要牢记初心,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也许是教育子女永远跟党走,像父亲一样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父亲去世后,母亲依旧保留着那面党旗,母亲说:“那里面有你们父亲的影子。”留着它,是一种念想和寄托。我感觉母亲心中永远记着父亲年轻的容貌,记着那位有朝气的共产党员。
我爱父亲、我爱母亲,我爱那面党旗,它是父母成长的见证,也是父母爱的见证,更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亿万中国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见证。(杨玉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