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55|回复: 0

边关,那一群矿井安全的守望者

发表于 2010-8-10 13:08:4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树林密布的半山腰,在蜿蜒崎岖的山间小路旁,在险峻陡峭的石阶边,零星地点缀着几间小屋,这里就是大家戏称的“边关”——天府磨心坡矿北段机电队所在地。
在这幽幽山间里,有一群人,他们每天重复着相同的工作,安静的生活,经年累月,几十年如一日。
                       重复劳作苦中作乐
     黄荣礼的岗位是灌江站制浆池,他每天不断重复的工作,就是把石灰制成浆后存在制浆池中,晚上用灰渣泵打到井下,用于煤层灌浆,以防止煤炭自燃。他知道,这工作虽然机械重复、平淡无奇,但却攸关矿井安全。
每隔一段时间,他就要打捞一次石灰浆里的杂质。灰渣泵,必须始终保持畅通。
    炙热的阳光照射下,池里白得耀眼的石灰浆反光很强,刺得眼睛不时流泪,他只得每工作一个小时,休息五分钟。冬天,低温下石灰浆容易凝固,清除杂质十分困难,为了不让杂质凝固在石灰浆中,他就蹲守在石灰浆出口,流出来一个杂质打捞一个,经常被冻得鼻子通红。  
    尽管不到一个月就要退休了,可黄荣礼依然还是每天最早一个到车间。他鲜少说话,但是每当被问及工作为何那么敬业时,他总是说,“我以前在井下干过,井下K2煤层防灭火要用我们拌的石灰浆,这可关系到安全性命的大事”。
    每天重复着制作石灰浆,重复着打捞池里的杂质,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也不论是酷暑抑或寒冬。38年,他用一万多个个日日夜夜的尽忠职守,为自己的工作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               
            孤独守望二十年如一日
     每次到井瓦斯泵房瓦斯抽放机车间,总是看到何其芳忙碌的身影,每天定时巡视瓦斯泵的运行情况和记录各种参数情况,并负责开停瓦斯泵等就是她的日常工作。
由于瓦斯抽放机情况特殊,车间内甚至车间外一定范围内都不能有明火和电源,所以何其芳工作的地方没有电扇,夏天酷暑难耐时她只有隔一会出来透透风,冬天手脚冻僵了,也只能出来活动活动一暖身体。
    何其芳在这个瓦斯抽放车间工作已经有27年了。在27年里,她大半时间在不到10平米的房间度过,屋里的陈设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一张床、一张书桌、一张小凳,没有电视机,也没有工友可以说话,只有她一个人和几台瓦斯抽放机相对。每当别人问她是否寂寞时,而她一笑对之:“不孤独,闲了可以看书。”
                      心静,听不到噪声
     “轰轰轰”,从芦厂三米绞车房传出来的声音震耳欲聋。安装于该矿竖井的三米绞车,为230水平、-10水平、-115水平三个水平的生产服务,是人员、材料、矿渣的主要通道,特别是超限材料的必经通道。自前年改手动为电脑自动控制后,三米绞车房屋内轰轰声就更大了,虽然为了防噪修了屋中屋,但是噪声依然刺耳。
    张国华每天在轰轰声中对着电脑前操作三米绞车的运行,可似乎听而不见,一丝不苟地操作着。“刚开始我也不习惯,但是时间久了我也总结出了经验,把心静下来就能安心工作。”
   在芦厂三米绞车房,张国华工作了34年,队长曾经征求他的意见是否换一个工作时,他拒绝了,他说三米绞车一直是他在操作运行,交给别人他不放心,也舍不得。
     在2010年天府公司优秀班组长表彰大会上,公司董事长刘成明说过,要把天府586个班组建设成586个安全生产的前哨点。北段机电队,这一群边关的安全守望者,在为586个安全生产的前哨点默默的付出着。
                                                        华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