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62|回复: 0

[转帖专区] 批评不妨“精准些”

发表于 2019-7-11 11:04:5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解放军报 作者: 王家辉

  习主席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自我批评要见人见事见思想,相互批评要真点问题,达到红脸出汗、排毒治病的效果。而时下有些同志在开展批评时,往往指向模糊、用语含糊,批评的对象和问题不精准,通常是“有的同志”“某些单位”“个别人员”等。像这样不中靶心、没落实处的“模糊批评”,既没有红脸出汗,更谈不上排毒治病,严重钝化了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

  喜欢听好话、受表扬是人之常情,没有人希望自己活在一个被批评指责的环境中。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同志、战友之间有缺点错误,相互正面提醒甚至严厉批评,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良好作风,应大力提倡。而这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批评,说到底是好人主义思想在作祟。上级批评下级怕丢了选票,下级批评上级怕被穿小鞋,同级批评同级怕影响感情,故而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的心理,常常模糊处理、习惯点到为止。批评者含糊其辞,被批评者不痛不痒。这种批评看似维护了内部团结、维系了同事关系,实则是对党的事业的不担当、对同志战友的不负责,违背了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影响了党内政治生活质量。

  在战场上,只有实施“精准打击”“点对点行动”,才能最大限度实现作战目标。在党内,开展高质量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广大党员强肌健体、健康成长的重要法宝。习主席明确指出:“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也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只有指名道姓指问题、提意见,越具体明确、针对性越强,被批评者受到的触动就越大,批评所产生的效果就越好。

  当然,批评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做到讲党性不讲私情、讲真理不讲面子,坚持“团结——批评——团结”,严肃认真提意见,满腔热情帮同志,决不能把相互批评变成相互吹捧。事实上,发自真心、触动思想的批评是一剂“良药”。只要本着公心善意,批评时再“精准些”,多些“辣味”,少些“甜味”,使批评点到穴位、扎在痛处,批评的武器才能真正达到红脸出汗、排毒治病的效果。同时,被批评者也要有闻过则喜、知过不讳的胸襟,能听得进不同意见,容得下尖锐批评。

  (作者单位:武警广东总队广州支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