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44|回复: 4

【转】共和国同龄人三修天安门城楼

发表于 2019-7-15 09:13:5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每次路过天安门,今年70岁的郭梦喜总会深情地凝望许久。和新中国同龄的他,是来自首开旗下房地集团的古建工匠,曾参与过三次天安门修缮工程。

  打小就住在北京陶然亭公园附近的郭梦喜,对公园里的古建亭台楼阁情有独钟,没想到修缮古建竟成了他一生的职业。机缘巧合下,刚满20岁的他被分配到了北京房修二公司古建处参加工作,在木工班当起了学徒工。

  刚参加工作的郭梦喜有着使不完的劲儿,每天早上6点,工地上准会出现他的身影——把生火、烧水、擦地等杂活儿全包了,恭敬地等着老师傅来。白天跟在师傅们的身后学手艺,晚上抱起借来的古建资料苦读,一字一句地抄写到深夜,古建图案也都临摹下来,一画就是厚厚一沓纸。

  郭梦喜不仅勤快好学,思想上也要求进步。几个月后,他从24名学徒中脱颖而出,被抽调到当时新中国成立20年来最大的古建工程——天安门重建工程大木加工组。

  直到今日,郭梦喜还清晰地记得40年前的那个冬天。开工时是在12月,正值北京最冷的时节,工棚都四面透风。说是“两班倒”,实际上吃住都在工地,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间都是在工作。热血青年火力壮,干起活儿来倍儿起劲,每天工作时的心情用一个词儿来形容——心里美。

  木工组主要负责天安门各种柱、梁、枋、翼角翘飞等构件的加工组装,最基础的一步就是画线。冬天墨斗线拉出来就冻住,无法使用,老师傅钻研出了“偏方”,把二锅头加进墨盒,保证墨线拉出时不会结冻。温度过低时墨斗还会冻住,郭梦喜向老师傅们学了一招,把冻住的墨斗拿回宿舍的炉子上烤化后,再拿出去使用。

  老师傅的卓绝技艺和职业素养,让年轻的郭梦喜记忆深刻。和普通的项目不一样,天安门重建工程中的施工图纸是保密级别的,有专人负责保管,不能随便拿去看。老师傅凭着记忆就能在图纸对应的柱子上精准标示。为了方便加工安装,所有的线必须画得分毫不差,光凭过硬的技艺还不够,责任心和耐心必不可少,郭梦喜边学习边领悟。

  次年3月份,天安门重建工程终于竣工,忙碌了一冬天的郭梦喜也如脱胎换骨一般,技艺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更加坚定了做好古建修复这一行的决心。

  天安门仿佛郭梦喜的人生坐标一样见证着他的成长。后来,郭梦喜又参与了两次天安门修缮工程,他的身份从学徒工变成了技术负责人。

  隔三差五,郭梦喜就会跟徒弟们讲述三次参与天安门修缮的经历,得意门生张振山每次听得最入迷。现如今,53岁的张振山曾参加过故宫文华殿、宋庆龄故居、北海西天梵境等古建修缮工程,还有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古建首席技术工作室,参与了故宫养心殿修缮工程的工匠选拔工作,也带起了徒弟。

  几天前,师徒二人在故宫东西六宫修缮的工地上又碰头了,一起认真地为年轻工匠现场指导。闲暇之余,他们拉家常一样聊起了近况。

  “祖国的强大造就我们古建修复技术的传承和发展,这一行,能规规矩矩地传下去了!”师徒二人攥紧了手,感慨万千。

转自:人民网北京频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18 12:24:03 | 查看全部
谢谢老师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1 16:15:26 | 查看全部

回 1楼(屈联西) 的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1 16:15:49 | 查看全部

回 1楼(屈联西) 的帖子

谢谢屈老师的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4-19 18:50:21 | 查看全部
手艺不能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