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浙江石油 金小盼
儿时,由于父母忙工作,我是跟着外婆长大的,那时,俨然是外婆的小女儿。小时候身体弱,外婆为我操碎了心,毫不夸张地说,对于我的一切,外婆从来都是亲力亲为,从不假受他人,哪怕是一条锦缎,都是外婆亲手梭织。直到现在,外婆为我织的锦缎依旧保存完好。透过红缎,总能看到外婆坐在织机前,飞梭织锻的情景,那一梭一线满满都是祝福,溢满了外婆的慈爱。
外婆年轻的时候,多才多艺,织缎是其中最拿手的,可惜当时,母亲姐妹几个没人愿意学,这门手艺最终没人承继。记得小时候,只要外婆坐在织机前,我就坐在旁边目不转睛地看着,虽然看不明白那飞梭是如何把丝线串在一起的。那时,舅舅打趣说:“小金属,是不是想学呀?让外婆教你,将来出嫁了给自己织锦缎。”每当此时,外婆总是笑眯眯看着我:“我们家小金属不用学这个,将来外婆给你织。”在家乡,姑娘出嫁,娘家总要给出嫁的女儿织几条红色缎带缚新被,寓意“绑住幸福”。现如今,已经很少有人会梭织缎带了,往往用锦绳替代。
记得儿时,外婆只要一有闲暇,就坐在织机前,一拉一梭一带,节奏明快,利索地织着各种花纹的锦缎。外婆织的锦缎花色独特,用线考究,选的丝线都是上好的蚕丝线,织出来的缎带鲜艳光滑。彼时,经常有村民上门求锻,而外婆总是笑盈盈地答应,贴心地为出嫁女孩搭配喜欢的花色。儿时在外婆家,最喜欢的事,就是在月夜下,听着外婆织缎的声音。
上大学后,外婆身体每况愈下,家里人不让外婆再碰织机,然,外婆却在精神头尚可的时候,对着花样,细致地飞梭织锦,谁劝都没用。每每有人相劝,外婆总是笑呵呵道:“我的小金属出嫁怎么能马虎,必须得有上好的红锦缎缚被,乘我现在还织得动,多织些才好。”外婆知道我喜欢荷花,特意找人画的花样。在我看来,那每一条丝线都是外婆的牵挂、每一梭都是满满的祝福、每一条锦缎都凝聚着外婆的爱。遗憾的是,外婆没等到我出嫁,只留下了满满一盒锦缎,这些锦缎一直珍藏在我的柜子里,静静陪伴着我。多年后,我带着外婆满满的祝福走向未来。
母亲姐妹几个的红缎都是小碎花,而我的却是连绵荷花别样红,每次看到我的红缎,母亲总会开玩笑:“外婆对你最好,连锦缎都是荷花,不愧是外婆的小女儿。”记得有一次,闺蜜看到我的红缎,直呼是她见过最好看的锦缎,现在再也找不到了,好好珍藏,说不定将来就是一件艺术品。直到如今,外婆为我梭织的锦缎一直保存完好,现在早已经不再用来缚被,套句母亲的话就是太浪费了。
“六月六,家家晒红绿”,每到这个日子,母亲总会将盒子里珍藏的红缎拿出来晾晒,以期能保存的更好。望着随风而舞的红缎,犹如看到外婆梭织的情景。“外婆,这条红色的带子好漂亮。”小团子垫着脚尖小心地摸着红缎,“宝宝喜欢吗?将来长大了送给宝宝,”母亲笑眯眯道,“这些红缎是你外太婆亲手所织……”听着孩子的童言童语,我心甚慰,女儿喜欢这些盛满记忆的红缎。
岁月匆匆,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织锻手艺几乎见不到了。现在年轻人成婚,早已摒弃旧习俗,现代化的婚礼,早已不见红缎,即使要敷被,也是用其他红绳替代,虽说好看,但总觉得少了些温馨、少了些传承、少了些色彩。
岁月流转,时光不会停驻,珍藏的记忆却永不会褪色。对我来说,不管时光如何变迁,那带着满满记忆的红缎,每一条都承载着外婆的舐犊情深,是我最宝贵的财富,亦是我想永远珍藏的宝贝。这外婆所赋予的永恒祝福,满满的舐犊关爱,将一直伴随我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