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西北油田 王宪伟
在新疆能看到成片种植的文冠果树,吃到文冠果,我还是很吃惊的。
我认识文冠果树很早。很小的时候,随父母亲在陕北就见过,悬挂在树梢,鸡蛋般大小,有时多的能压弯树枝。叩开最外边的青皮,拨开里面黄色的包衣,露出一个花生米大小的白胖子,就是文冠果了。
文冠果油脂多,香甜如栗,我和小伙伴口中不停嚼着文冠果,眼睛已经在瞅着下一个目标。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能吃上几个文冠果,晚上做梦都是香甜的。当时,我不知道它的真实名字,随着当地人叫它陕北木瓜,后来渐渐知道它也叫降龙木。它在宋代名将杨宗保三取降龙木的故事中被神化。
在严寒、干旱、贫瘠的北方,有很多历经数百年、上千年文冠果树的活标本。它们老树新花常开不败,成为北方临风沐雪,抵沙、抗虫、耐旱、年复一年顺利越冬的稀罕植物。
除了杨宗保“穆柯寨三取降龙木”的故事中外,因文冠果皮开裂时候外形酷似旧时文官的帽顶,故得名“文冠”。我曾随着朋友去陕北神木市西沟去看一颗千年的古文冠果树,远远望去,两枝粗大的树干似分似离,只有中间有一些枝干连为一体。在空旷的原野上,在蓝天的映衬下,一颗千年古树就这么悄悄地、不为人知的生存着。
文冠果树略向一边倾斜,两个树枝树状如两个相依相偎的恋人。它们眼望着蓝天,脚下的树根分叉为数十支,深深扎入土中。老旧的树枝已然枯死,却依然留存在古树上面,像是一只只伸向天空的手。新树枝上开满了花朵,老树新花,绽放着生生不息的魅力,我被震撼之余,只有“敬畏生命”一个念头始终盘旋在脑海中。
朋友后来说,他们在古树四周又陆续发现了10多颗古文冠果树,并在古树周围立碑,提示路人注意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