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茂名石化 陈汝雄
那天下午快下班时,一位十多年未见的老工友阿生突然出现在我面前,从未到过我办公室的他,径自造访,令我既高兴又诧异。
我们是三十多年前的老工友,那时我们曾在露天矿一起工作过一两年。寒暄几句后,只见阿生平静地说:“我到点了,今天是最后一天上班,从明天开始,就不用再来上班了。”边说边从包里掏出一张照片递给我,“今天是专门来送照片给你的,顺便向你道个别。”
接过照片,我心想,我们已十多年未见面了,何来的照片啊?一看,照片已经泛黄了,是我与另一位工友的合影,背景是一架中小型飞机,拍摄者是阿生。
看着这张被阿生珍藏了十多年的珍贵老照片,我心里暖暖的。十多年前,我们有幸参加公司组织的一次外出培训学习,回来时,因赶时间,大家乘坐飞机回来,在湛江机场下飞机后,他匆匆忙忙帮我们照了这张难得的合照。那是我人生第一次坐飞机,很有纪念价值。说实在的,不看到这张照片,还真早忘了,难得阿生这么有心,在离开工作岗位前一天,特地从他在河东的办公区坐公共汽车跑到河西,到我办公室专门给我送这张老照片过来,虽然已迟来了十多年,但礼轻情义重,更彰显老工友的一片诚心实意,实在难能可贵啊。
我们一起聊了许久,聊到了三十多年前我们一起在露天矿工作时的往事。
20世纪80年代初,我们在露天矿工作时,是当时车间里仅有的几名大中专毕业生。那时在矿山的东南面,有一大片农田,是露天矿的农场之一,工闲时,领导叫我们一起在那种水稻,种花生等农作物。记得有次插秧,大家卷起袖子和裤腿,由于阿生是本地人,长得偏黑些,戴上草帽像足农民样,可在城里长大的他,却不太会干农活,插起秧来既慢又歪歪扭扭的,而我们几个从农村出来的外地人,长得稍白些、不那么像农民,却能干得一手好农活,插起秧来又快又直又好,令他既羡慕又嫉妒,嘴里哼哼不停,引得我们几个笑个不停。那时工作之余偶尔到农场干活,大家其乐融融,很是开心,特别是到分大米等时,更是令人欣喜无比的事。
后来,我调到别的单位后,很少与阿生见面和联系。之后,他也离开了露天矿。直到十多年前,公司举办外出培训班,我们有幸参加,才又有机会再次聚在一起。
老工友是不会相忘的,回想起当年的往事,仿佛就在昨天。可这一转眼,大半辈子过去了,阿生已离开工作岗位了,而我也到了快要退休的年龄,昔日的工友情结却依然那样的纯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