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茂名石化 钟奇峰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听到窗外时不时传来一阵阵知了的叫声,不自觉就想起了童年时和小伙伴一起粘知了的时光。
在我们家乡,说道夏天,离不开的字眼必然是知了,在我们那里还叫蝉子。还记得童年的夏天,因为树上老是有知了在不停地唱着歌,我们这些小孩子就特别喜欢拿着自制的工具就去粘知了,那也是童年时期为数不多的乐趣之一。
工具是再简单不过的了,一根长竹竿,几米长的那种,如果不够长还可以把两根竹竿用绳子接连起来的,一些蜘蛛丝。工具制造是这样的,先在房檐屋角里尽可能多的寻找些蜘蛛丝,把找到的蜘蛛丝弄成一团就用衣角包裹着,再不停地把蜘蛛丝搓成黏性很强的,粘手的一团东西,原先白色的蜘蛛丝变成了黑色的了,弄好后就把这团东西粘在竹竿的末端,然后就拿着竹竿到树底下寻找树干上的知了了。
那时候粘知了可不是一个人的工程,我们都是一大群小孩聚集在一起,给人看看哪里知了最多,而且还要“放水”,怕给父母知道,也怕别人来吓跑了知了。在小孩子眼里,粘知了是件十分了不起的事情,还可以拿去学校炫耀,但是又怕知了在上课的时候鸣叫。现在细细想来,那时夏天的乐趣除了去游泳就是和小伙伴一起相约粘知了了。
粘知了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首先眼睛要亮,听见知了的声音后必须立刻发现知了的踪迹,否则会把知了惊吓地飞走了的;第二必须眼疾手快,发现知了的踪迹后就必须立刻轻手轻脚地从知了的背后粘住它,否则又会吓跑了它。其实说着挺容易,粘起来可费劲了,竹竿越长越难控制,那竹竿会左右晃动,不听主人的吩咐,你越想早点粘住知了,你就越不成功。我曾经好几次就因为竹柑晃动把知了吓飞了的,看着即将到手的知了飞走了,心里非常不爽,心想又要再来一次了。
粘了知了后,我们小孩子们常把知了的用来振飞的翅膀剪掉,这样知了就不能高飞了。然后我们就可以斗谁的知了的叫声大,谁粘的知了最大。
粘知了又是件不好玩的事情,因为衣角上弄蜘蛛丝是洗也洗不掉的。我曾经想把痕迹毁灭,可是越洗越大面积,回到家,妈妈不用问就又知道我去粘知了了,又骂了我一顿,说衣服又报废了,并且警告我不准再粘知了。我只好一声不敢出的低头去写课后作业,然后 乖乖的洗澡吃饭。
或许小时候就是那样童真或者说是“大胆”,无论妈妈怎么警告,我们还是会偷偷去,然后享受着自己努力过后的成果,夏天也就这样“愉快”地过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