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9-8-7 20:39:55
|
查看全部
从“捆绑打包”到“按需点单” 车企自主集成将成常态
营造开放的车联网生态,正在成为强势车企的集体诉求。这样的诉求,不仅被越来越多的车企付诸行动,也受到互联网公司的重视。
“我们不相信,有实力的主流车企,会采用某一家互联网公司提供的‘全家桶’式的车联系统。未来,这种车企拒绝‘全家桶’模式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高德地图副总裁、Amap平台事业部总经理韦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在从绑定单一互联网公司的“打包套餐”到逐渐实现车企主动发挥集成能力进行“自主点单”来打造车联系统解决方案的过程中,车企与互联网企业在合作和博弈中也经历了洗礼和成长。
换句话说,在车联网发展的最初阶段,至少大多数国内车企并不具备拒绝“全家桶”模式的底气和能力。当时对车企而言,车联网系统还是一个跨行业的“陌生”领域,车企作为“谨慎的外行”经验不足、话语权也不强。而面对智能化、网联化的大势,选择由某一家互联网企业打包提供的“全家桶”套餐,使车联系统在汽车行业内得到了迅速普及。上汽与阿里联合开发的斑马系统则是车联网发展初期一则成功的经典案例,配装斑马系统的上汽荣威车型实现热销,斑马也随之成为国内车企与互联网公司联手打造车联网系统的前沿标杆式样板。
在采访中,某互联网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有车企的参与,但斑马系统受限于只能基于阿里旗下的自主操作系统进行开发。“从斑马系统诞生的时代看,当时车企对车联系统的开发能力包括汽车行业在智能化、网联化领域发展的水平不如现在强,因此斑马系统的出现是生逢其时的。现在斑马系统也开始强调开放,但因为只限于‘阿里系’的原生特征,决定了斑马在突破‘阿里系’生态壁垒的过程中有难度。”该人士说。
绑定式的“全家桶”套餐模式解决了车企车联系统“有没有”的问题,但随着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逐步深入,车企在智能网联领域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同时对挖掘智能网联所带来的衍生服务价值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千篇一律”、“硬性强加”的“全家桶”式套餐解决方案,也因逐渐成为车企的“牵绊”而开始遭到直接或间接的“抵触”。
“‘全家桶’模式在汽车行业里是走不通的,因为对车企而言最重要的就是集成整合的能力,车企一定会把对核心系统的集成掌控在自己手里。”韦东说。基于此,车企自主集成整合的时代已经来临,突破互联网企业基于“全家桶”模式打造的智能网联生态壁垒也即将被打破。
百度车联网事业部总经理苏坦,在长城汽车GTO全域智慧生态战略发布会后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不同的车企之间,根据自己品牌的差异,自主搭建车联系统研发和集成的开放生态,这样做是正确的选择。作为互联网公司,会积极参与其中并给予车企强有力的支持。
拒绝“全家桶”模式,对车企而言益处何在,又有何挑战?车企通过自建系统,能够更充分地把控数据的主导权,同时可以通过搭建更开放的生态平台,择优选择服务商,把包括百度、腾讯、阿里在内的各路互联网公司最擅长的集于一身,充分满足用户需求,与此同时拓展更大的服务和价值空间,在未来的竞争中争取更多的主动。当然,将智能网联领域的各路服务商实现“强强集合”,对车企的集成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
“摆脱‘全家桶’模式,需要车企具备更强的集成研发能力,同时企业也需要为‘点单式’的定制方案付诸更高的成本。当然,从更长远的角度看,由此衍生和创造的价值,对企业而言是无限的。”采访中,某互联网公司相关负责人坦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