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司机每天要干的基本工作,就是将钢筋、木楞、混凝土、钢管等施工原材料从地面吊到指定楼层。在塔吊操作室里,司机并不是仅靠眼睛来确定方位,而是需要通过对讲机听指挥员的指挥,一般两人一组作为搭档。有着丰富经验的鲁海花和同事配合得不错。
“海花海花,准备吊水泥,收到请回话!”“收到收到!”“向左10米,减速减速”……刚才还笑眯眯的鲁海花收起了笑容,按照同事曹利香的指挥,认真移动着操作杆,将5袋水泥用吊臂送到了12楼,还没等我们再开口问什么,下一个指令又来了……
好不容易等到短暂的休息,鲁海花主动说起了唯一一次“出错”:那是在北仑区的一处工地,当时地面有工人用手推车装了一车钢筋,就喊着让她吊,按照规定,钢筋应先捆扎好并放置在特制网兜内才能起吊。“可那车钢筋散放在车内,跟指挥员沟通后我决定不吊。”
“但后来,那名工人一直在对讲机里唠唠叨叨,我又不能关掉对讲机,”因为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十几分钟后,鲁海花还是操作塔吊吊起钢筋,结果到空中手推车突然摇晃起来,一车钢筋全部掉了下去,幸亏当时下面没人。
超载或被吊物重量不清不吊;指挥信号不明确不吊;捆绑、吊挂不牢或不平衡,可能引起滑动时不吊;被吊物上有人或浮置物时不吊……这是塔吊操作规程的“十不吊”,那之后,鲁海花经常背诵以提醒自己,她再也没有出过错。“注意安全是对自己、对家人,也是对工作负责的表现,我经常跟同事们说。”
辛苦也值得 生活有奔头
临近11时,鲁海花带着我们爬下了塔吊。开始时她还会爬一小段等一会儿,但很快就被我们的汗水“吓”跑了,“就像下雨了一样,一大滴一大滴掉在我头上!”她决定先下到14楼等候,但同时还是会不停地大喊着提醒我们注意安全。
中午在工地食堂吃了顿饭,伙食还不错,有猪蹄、鸭腿、番茄炒蛋,两荤一素,15元,不过菜里都加了辣椒,而且偏咸,鲁海花解释,这是因为一整天他们都在工地上,汗出得特别多,需要补充盐分,而天气热,容易胃口不好,所以用辣椒来刺激味蕾。
吃完饭,我们准备跟着鲁海花去她的宿舍休息会儿,没想到的是,这天刚好碰到了宿舍区的临时停电,待在房里堪比“蒸桑拿”。换了身衣服后,鲁海花一脸神秘地对我们说:“带你们去工地里最凉快的地方!”
还是在1号塔吊旁,鲁海花再次带着我们乘坐临时电梯上了14楼,这回没朝着塔吊走,而是带我们进入楼房内,站在大概客厅的位置,不一会儿,就有一阵阵大风吹来,“这里没装窗户,很通透,风自然大!”鲁海花告诉我们,午休时,她偶尔会选择楼房的高层避暑。
谈到家人,鲁海花有些激动:“我儿子很争气,考上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的是电气工程类专业,今年大三,正在东莞实习。希望以后儿子能考上研究生,找份好工作。”
“我现在的想法是,只要身体允许就在宁波干下去。”鲁海花给我们展示了她的《宁波建筑施工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有了这本证,在宁波干塔吊司机的收入不低,每月至少6000元。
离开时,鲁海花将工地上发的藿香正气水、清凉油塞给了我们,“晚点要是觉得不舒服了,就喝一瓶藿香正气水,我习惯了,有‘抵抗力’,你们要当心别中暑了!”
我们连连道谢,目送这位淳朴乐观的“女汉子”走向工地。她的身旁,一排排高楼正拔地而起。(浙江日报记者 段琼蕾 郭戟铠 贺元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