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17|回复: 4

馄饨记忆

发表于 2019-8-21 15:56:0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今天食堂早餐有馄饨,汤里面放着紫菜,另外还有虾皮、切好的香菜、胡椒面等配料,放在一边,餐桌上有油泼辣子、醋等调料,想放什么,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爱好选择。小站食堂每天早餐不重样,花样翻新,是炊事员用辛勤的劳动,满足了员工“舌尖”上的幸福。
        馄饨是我记忆中最早的美食,小时候在湘西北老家,外婆一人带着我,逢集时她从我们住的小山冲步行几十里,到当时的公社驻地赶集的同时,顺便在饭店买一碗包好的馄饨带回来自己煮,煮好后她自己舍不得吃,全让我吃了。当时太小,也不知道让外婆也吃点。老家以种植水稻为主,很少种小麦,所以面在当地很金贵。虽然馄饨的肉馅少得可怜,但在那个物质缺乏的年代,就是最好美味佳肴,吃一次馄饨就是过年,所以,吃一次馄饨也跟过年一样,正因为稀罕才记忆深刻。

        在我没有结婚以前,家里没有吃过真正意义上的饺子,因为包饺子对母亲来说是一项难以完成的任务。因为母亲是南方人,从来没有学过,自然不会包饺子,家里所谓的吃饺子,其实是吃的馄饨。母亲很有耐心地和面、擀面、剁馅儿、拌馅儿,再将和好地面像擀面条一样,擀出一张大大的面皮,然后切成扑克牌大小的菱形片,把馅往里一卷一折,再一捏紧,一个酷似元宝状的“饺子”就包好了。薄薄的皮儿,鲜美的馅儿,母亲练就的这一手艺,让我们也能享受到“饺子”的美好。后来,母亲因病多年没包过“饺子”了,不过回忆从前,仿佛还能闻到那诱人的“饺子”香。不管什么时候,走到哪里,记忆深处总是烙印着母亲的味道。

       每次回徐州基地看望父母,早上起来父母都会问我早餐吃不吃馄饨,吃就要去给我买,这时我就会自己主动去买,顺便也给父母带一份回来。馄饨摊一开始开在离家楼房不远的路边,简易的临时棚子,四张桌子加上几把凳子,夫妻俩是下岗人员,女主人是职工子女,为了生活开了这个主打馄饨的早点摊。另外有米线、煮好的鸡蛋和鹌鹑蛋,天气好的时候天天出摊,刮风下雨就只好停业了。

       她家的馄饨是现包现煮,妻子负责包,丈夫负责煮和收款。来吃的有上学的、上班的、退休的,也有附近干活的民工,馄饨货真价实,味道不错,所以吃的人络绎不绝,生意兴隆,想吃需排队等待。如今,她家的摊位早已搬进了管道社区为个体经营者精心打造的沿街出租屋,可以全天经营,再也不用每天把桌椅板凳、各种餐具搬来搬去了,也不会因天气不好不能营业而烦恼。

        没种过田地的,你永远不知道收获的艰辛;没挨过饿的,你不会懂得每一粒粮食的珍贵。我不是一个美食家,只能勉强算个品尝者。口味是从小养成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口味,即使难改,但去朋友家做客或者到饭店、食堂还是从众为是,这时候得勉强自己接受不太合胃口的饭菜。多年以来,我也走过一些地方,我珍惜和尊重端上餐桌的每一种食物,因为那都是经过了多少道工序加工才完成的,不然对不起别人为此付出的每一滴汗水。

        很多事情我们会慢慢忘记,但美好的记忆则无法忘怀,馄饨只是众多食品中的一种,留给我的记忆永远难忘,每当想起这些美好的回忆,总是情不自禁地嘴角上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1 16:41:36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1 20:37:23 | 查看全部
留在心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22 11:26:43 | 查看全部

回 1楼(煤缘) 的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22 11:27:15 | 查看全部

回 2楼(敬业心) 的帖子

孙老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