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爱国心】
带孩子们来内地探访,她把精力投入香港青少年教育
在商业上取得成功的伍淑清,也开始从其他方面参与祖国建设,从1988年开始,伍淑清先后担任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和三届全国政协常委,见证和参与了许多重要的历史时刻。在香港回归前,伍淑清还曾担任香港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委员,为香港回归做了许多工作。1997年7月1日,49岁的伍淑清在香港见证了五星红旗升起。香港回归后,伍淑清参与了大量推进内地和香港的交流合作工作。如今,伍淑清将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青少年的教育上,在她看来,香港的青少年要同时具备国家的概念和全球的视野,由她赞助的香港中华基金中学的学生,曾多次到内地进行交流学习。
【断不了的家国情】
伍淑清父亲伍沾徳
创立美心,是出于一份民族自尊心
广东台山是有名的侨乡,伍淑清的父亲伍沾徳1923年出生在此。伍沾徳早年就读于广州岭南大学,后为逃避战乱,跟随岭南大学从广州迁移到香港,后留在香港发展。1956年,伍沾德和哥哥伍舜德一起在香港创立了美心餐厅。然而伍沾德曾对媒体回忆,创立美心完全是出于一份民族自尊心。上世纪50年代,由于工作的关系,伍氏兄弟经常需要邀请一些客人到西餐厅用餐,但是每次去都被安排坐在厕所旁边的角落。对于这种莫名奇妙的“待遇”,伍沾德认为是歧视。他说:“餐厅欺负中国人,把好的位置安排给洋人,我们则要坐近厕所旁的角落。”遭受到的这种“冷遇”,诱发伍沾德萌生了一个念头:“难道中国人只能光顾外国人办的西餐厅?我们中国人就办不好一家出色的西餐厅?”凭着这种不服输、为中国人争气的心态,伍沾德决定进军餐饮行业。如今美心餐厅已经发扬光大,发展为香港最大的饮食集团——美心集团,占香港饮食业市场份额的10%以上。在中美通航前,伍沾德临危受命,用个人担保投资与中国民航局合作,生产出民航配餐。1980年5月1日,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挂牌营业,在当时的设备条件下,日产中西餐700份。如今,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日均航空配餐超过8万份,对中国民航业发展贡献良多。1997年7月1日,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怀抱。当天,伍沾徳和女儿伍淑清一起,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参加了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伍淑清回忆,“当我们看到英国旗降下来,五星红旗升起来那一刻,爸爸很激动,那是他老人家盼望了一生的时刻。”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代睿
【数据看发展】
“001”号合资企业 北京航食的发展之路
1979年7月,我国通过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为中国利用外资扫清法律上的障碍。1980年5月1日,我国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北京航食成立。投资双方分别为:中国民航北京管理局,出资300万元,占股51%;香港伍沾德先生为代表的香港中国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出资288万元,占股49%。那一年,中国民航全年旅客运输量仅343万人,到2017年,旅客运输量达到6.1亿人次。快速增长的航空旅客量意味着巨大的市场需求。截至2018年,北京航食有员工近3000名,日均配餐量超10万份,每日配餐航班超500架次。为德国汉莎、阿联酋、美联航、日航等30余家外国航空公司以及国航、东航、南航等多家国内航空公司提供机上配餐服务。随着以北京航食为代表的第一批中外合资企业成立,越来越多外商进入中国市场。1986、1995年中国分别有了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外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日渐繁盛。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内地累计批准港资项目近40万个,实际使用港资9147.9亿美元。按实际使用境外资本统计,港资占内地累计吸收境外投资总额的51.7%。根据商务部的数据,2018年全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60533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到1349.7亿美元。在对中国内地投资前十位的国家或地区中,中国香港以960.1亿元排名首位,超过后面9位的总和。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代睿
人物名片 伍淑清
伍淑清,1948年生,香港美心集团创始人伍沾德之女,祖籍广东台山。曾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第七、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香港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委员。上世纪80年代参与创建我国第一个合资企业——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现任该公司名誉董事长。香港回归后,伍淑清创建“中华青少年历史文化教育基金”,计划每年组织一万名香港青少年到内地参观学习,认识国家民族历史文化,增进民族情怀,关心祖国未来。
握手为约
伍淑清记忆犹新的一个细节是,时任中国民航局局长当时对他的父亲伍沾德说,“伍先生,因为中国没有审批中外合资企业的先例,审批还需时日。我们先握握手,一言为定。”听到这番话,伍沾德说:“我们都是中国人,都相信邓小平先生宣布的改革开放政策。”于是,双方握手为约。
义气垫资
1979年11月,距离中美通航只有不到半年的时间,伍淑清之父伍沾德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先自己垫付500万港币购置设备开工,再等待批复合同。
顶住压力
伍淑清回忆,父亲做这个决定时,曾背负了不小的压力。“当时很多身边的人都劝他不要‘去北京做生意’,伯父也曾警告他‘有问题要自己承担责任’。”然而她的父亲,并未退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