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9-8-26 11:09:36
|
查看全部
精准服务,“手把手”教会贫困群众致富技术
“从猪圈改造、后备母猪选种到防疫治病,李站长一年跑我家十几次,脱贫致富有指望了。”安徽省霍山县漫水河镇养殖户周佩传感激地说。李站长大名叫李炳武,是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的站长,也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普通一兵。霍山县特产的寿霍黑猪生产历史悠久,不少贫困户看到养黑猪有赚头,但又怕养不好。李炳武就和同事结对帮扶,“手把手”教会贫困户养殖技术。
贫困地区农业产业要持续发展,离不开有效的技术指导服务。2016至2018年国家累计投入16.4亿元,支持全国贫困县健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实现了贫困村农技服务全覆盖。广大农技人员风里来、雨里去,热心指导、精心服务,为近年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一支沉得下、用得上、盯得住、帮得实的农技服务“铁军”。
农业农村部还会同财政部在贫困地区实施了特聘农技员计划,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选聘了3000多名业务技术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作为特聘农技员。特聘农技员的指导针对性强、带动作用明显,深受地方政府和贫困户的欢迎和认可。
“我们农民就喜欢像张老师这样的土专家,能帮我们脱贫致富。”陕西省延川县贾家坪镇刘家河村村民李水生,靠大棚种植脱了贫,他最感谢的就是延川县特聘农技员张海峡。在很多贫困户眼中,张海峡就像“活财神”。人工授粉有啥技巧,移栽怎么讲求深浅,看似简单的技术却非常实用。在张海峡的指导下,贾家坪镇的贫困户试种甜瓜都获得了丰收。
培育有致富能力的农民是解决贫困的长久之计。农业农村部加强对贫困地区农民教育培训支持力度,2017年以来,农民教育培训围绕产业扶贫累计投入近17亿元,面向扶贫带头人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展开培训。
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廖西元表示,科技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和关键因素,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全国农业科教系统将继续充分发挥贴近农民、靠近农村的优势和特色,将更多的科研成果、更好的科技服务送到贫困地区,助力产业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
《 人民日报 》( 2019年08月26日 19 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