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9-9-1 15:48:50
|
查看全部
“点线面”整体推进产业基础再造
如今,我国制造业规模居全球首位,是全世界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如何用好优势,进一步夯实我国的产业基础能力?
会议强调,要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做好顶层设计,明确工程重点,分类组织实施,增强自主能力。
对此,李燕认为,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就是要坚持应用牵引和问题导向,围绕我国各行业领域产业基础能力的薄弱环节,整合各方资源,补齐发展短板。“一些产业或产业链要解决核心技术从无到有的问题;另一些产业则要实现从有到优、由优变强的高级化跨越。”
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朱明皓表示,产业基础再造应以“结构体系”为着力点,由点及线、由线及面、点线面结合,整体推进。“首先,政府要解决一批‘卡脖子’的基础产品和基础技术,形成‘点’的突破。其次,应引导市场进行产业链要素集中投入,解决‘下游不信任上游、上游找不到下游’的应用难题,形成‘线’的拉动。最后引导各行业挖掘培养‘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形成‘面’的展开。”
此外,受访专家表示,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应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
“当前,我国产业基础能力提升面临着创新引领意识不足、科技创新体系不完善和研发投入中基础研究持续偏低等问题。这些问题既是过去长期积累的结果,也是新形势下提出的新要求。”在李江涛看来,下一步应健全知识、技能、管理等创新要素参与利益分配的机制建设,提升企业家在国家创新决策体系中的话语权,同时加大力度培育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战略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刘戒骄也表示,应通过构建开放式协同创新体系,在资金、初始市场等方面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从事关键和核心技术攻关,从而进一步改善产业发展的创新环境。
《 人民日报 》( 2019年08月30日 02 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