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9-9-1 15:50:21
|
查看全部
当前非洲猪瘟疫情是否得到有效控制?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疫情发生势头明显减缓。截至目前,已及时处置非洲猪瘟疫情153起,扑杀生猪119万头。除4月份外,其他月度新发疫情均保持在个位数。截至8月28日,8月份新发疫情3起。除云南、四川、湖北外,目前其他省份的疫区已全部按规定解除封锁,生猪生产和运销秩序逐步恢复,猪肉市场总体稳定。
“为了有效控制疫情发展,农业农村部会同各地各部门全面落实防控措施,果断处置突发疫情,全链条风险得到有效管控。”辛国昌说,畜禽产品的生产、运输、屠宰、加工到最后的消费,各环节都有针对性的防控和监管措施。
压实政府防控责任,不留监管空白。各地坚持监测排查和日报告制度,全面禁止直接使用餐厨废弃物喂猪,强化调运监管,实行生猪运输车辆备案,严格车辆清洗消毒,落实屠宰环节非洲猪瘟自检和驻场官方兽医制度。截至7月初,共向生猪屠宰企业派出官方兽医32931人,全国在产的6625家屠宰企业全部实现非洲猪瘟自检。
“考虑到猪瘟疫情的影响,未来一段时间,市场供需存在一定缺口。”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分析道。
按照国务院部署,各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已出台多项有效举措,在继续加强对非洲猪瘟的防控同时,在增加供给上下功夫,稳定猪价。
在生产环节,加快恢复生猪生产。辛国昌说,切实落实生猪生产扶持政策,对调出大县的规模猪场开展临时性生产救助,加快非洲猪瘟强制扑杀补助发放进度,尽快将补助资金兑现到养殖场(户)。针对养殖企业的资金难题,加强信贷担保支持,落实种猪场和大型规模养殖场贷款贴息政策。
“更重要的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标准化生产体系,提升养殖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抵御风险能力。”辛国昌说。目前,各级政府正在创建生猪标准化示范场,并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小农户稳步扩大规模,实现产业向规模适度、生产集约、管理先进的方向发展。
在流通环节,优化区域调配。“盘活存量,要在区域调运上做文章。”李国祥介绍:主销区可主动对接主产区,建立稳定产销链条;鼓励相关主体,完善冷链体系建设。
“也可充分发挥消费替代效应,通过调整消费结构,增加禽肉、鸡蛋、牛奶等畜禽产品的消费。”唐建伟说。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猪肉替代品生产增势明显。据监测,上半年鸡肉产量增长13.5%,水禽增加更快,牛羊肉生产周期长,但也有所增加。
辛国昌介绍:各地稳定生猪生产,做好各类畜产品供给,多渠道满足消费需求。通过政策引导和生产扶持,预计明年生猪生产将逐步恢复,生猪价格将逐步回落。
《 人民日报 》( 2019年08月30日 08 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