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浙江石油 袁成
烘豆茶属于浙江德清的一道特色茶,据传是防风氏治水时,喝了该茶,变得力大无穷,从而治水有方。每当有客人上门,泡上一杯烘豆茶成了德清人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
烘豆茶的主材是毛豆,每当晚秋或初冬之时,青毛豆成熟了,德清乡下的老人便背着篓子,手拿着镰刀忙碌在田野中。一筐筐绿色的青毛豆被扛回到乡下院子里,随后家里空闲的人便帮忙把毛豆从植株上摘下来,放在篮子里。
经过几天的采摘,青毛豆被堆放在八仙桌上。此时,善良的邻居们纷纷而来,坐着板凳,一边聊天,一边剥着青毛豆。熟练的人指甲嵌入青豆外壳的线条中,轻轻一开,豆粒便出来了。但剥豆是一门耐力活,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好在人多,在欢声笑语中,枯燥的活也变得不枯燥了。
篮子里逐渐积满了鲜嫩饱满的豆粒,青毛豆被剥完了,接下来第二道工序便是水煮。将豆粒倒进农村的灶台大锅里,放满水,盖上大锅盖,一根根的柴火放进灶台里燃烧,待水煮沸时,老人捞出熟的豆粒,放在铁丝做成的筛网上冷却数个小时。
在冷却之余,老人便准备第三道工序“烘”。老人将砖头临时搭成一圈,数十厘米高,然后把准备好的木炭放入正中间,随后小心的点燃木条,放在木炭里,并轻轻地摇着扇子。待炭烧热后,老人便用旧的竹席围着砖块捆成一圈,将铁丝筛网放在上面,烘干豆粒。在烘烤的过程中,需要对豆粒不停地用饭勺翻动,使其均匀受热。烘干的时间,一般需要两天,此时,青色的豆粒体积缩小,表面变的褶皱,拿起一颗放入嘴里,香脆美味。这样的豆子也是受欢迎的零食,嘴馋小孩子手抓一把,一颗颗将其送入嘴中。
陈皮也是茶里的辅料之一,由当地种植的一种很酸的橘子剥皮晒干制作而成,当地人称为“广橘”。一般需要青色的嫩橘,用手剥下外皮,将外皮在阳光下晒数天,随后切成细条,辅以白盐揉搓,存放在准备好的玻璃罐子里。其他辅料还有胡萝卜干、炒芝麻、笋干、茶叶、花生等。
喝烘豆茶是德清当地人招待客人的一种风俗习惯,是一种具有价值的传统文化。每当客人来临,特别是毛脚女婿,必须得喝一杯烘豆茶。烘豆茶淡咸开胃,是一种难得的美味,也是一种家的记忆,深深的镌刻在每一位德清人的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