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09|回复: 0

[转贴] 村庄里的石器

发表于 2019-9-6 20:31:5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福建石油分公司  何银基

    石头看似冷漠无情,但在旧时的村庄里,它是有生命的。且不说在长达数以百万年计的石器时代里,它帮助人类完成了从猿人到现代人的过度,就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一些石器仍然是村庄里不可或缺的生产生活的工具。

    在我们的村庄里,每年夏收季节,生产队的男劳力把麦子从地里割回来,几个年轻的女同胞就把一个个铁筢子齿尖朝上按在条凳的一头,人骑坐在条凳上,抓起一大把麦株,把麦穗甩进筢子里猛地往后一拽,麦穗掉到竹筐里,完成了麦穗和麦株的分离。然后把麦穗在场地上摊成一个圆圈曝晒,在中午烈日当头的时候,翻过来再晒一会,让麦穗在高温下松开紧裹麦粒的衣衫。这时候就得请出用石头打造的器物——碌碡,让它把麦粒从麦穗里碾出来。

    碌碡,是被打凿成圆柱形的一块石头,立起来就像个大烟头。我们村庄的碌碡约有八九十厘米长,直径三四十厘米,它两端的中间,各凿有一个凹形脐窝,脐窝里各楔着一根短木橛,木橛上按着一个木框,木框上系着绳子,套在牛身上,就可以让牛拉着碌碡滚动前行。碌碡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沉默寡言地待在房角,这时候才在牛的拉动下一圈又一圈转悠起来。人牵着牛,牛拉着碌碡,碌碡碾压着麦穗;人在不停地流汗,牛在不停地喘气,只有碌碡在“咯吱咯吱”地唱着轻快的歌,把身下被麦穗裹着的麦粒碾出来。碌碡完成了人力所不能及的任务,这就是碌碡的生命价值,否则,怎么把麦粒从麦穗里掰出来?

    麦粒从麦穗里脱离出来扬净晒干后,还得磨成粉,这就得借重另一个用石头打造的器物——石磨了。石磨比碌碡要复杂而轻巧一些,它由磨盘和磨石上下两扇圆石组成,两扇圆石的接触面上都錾有排列整齐的磨齿,中间由铁轴串联和固定。磨石上有个孔眼,以便漏进麦粒。家乡石磨是在磨石边上按个木橛,木橛中打个洞,洞沿用铁圈扣住,配有一个丁字形的推柄,推柄的下端用一根铁轴插进铁圈,人推着推柄上木把驱使磨石在磨盘上转动。金黄色的麦粒从磨眼放进去,在磨盘四周飘出来的是雪白的面粉。石磨还有畜力和水力驱动的,《红楼梦》五十回末黛玉的谜语:“騄駬何劳缚紫绳?驰城逐堑势狰狞。主人指示风雷动,鳌背三山独立名。”它的谜底是小毛驴儿拉磨。石磨当然不只是磨麦子,豆呀米呀,凡是粮食要磨成细粉的都得动用石磨。困难时期母亲也把番薯渣磨成粉,这样煮熟后就没那么难以下咽了。丰收年景,石磨流淌着喜悦;艰困年景,石磨转动的是对人的抚慰。石磨是过去许多家庭必备的器物,没有石磨,村庄的日子就会粗糙得硌牙。

    过去的农户除了备有石磨,还得有石臼。小时候家院的门外有一个石臼,那石臼高约六十厘米,台面是个边长六七十厘米的正方形,正方形的中间是凹进去约三十厘米的臼。石臼的外壁十分粗糙,而它的台面和臼的内壁十分光滑。舂锤也是青石打造的,长约四十厘米,在顶部凿一个洞装个木柄,形成一个丁字形的锤子。那时候打下来的稻谷,先用谷砻把谷子砻去谷壳,再在石臼里舂去米糠。它还经常和石磨配套使用,先把大粒或大块的粮食在石臼里舂碎后再磨粉。许多时候它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风来了它纹丝不动,雨来了把雨水装进臼里,有时候成为小孩吃饭的饭桌,有时候成为人们聊天时的座椅。

    石器不吃不喝、不吵不闹,无怨无悔地陪伴着我们走过整个农耕文明时期,成就着农耕文明的发展。今天,它功成身退了,悄然走出了村庄的新居,悄然走出了向新时代进发的村庄,连一声叹息都没有就隐没在人们的视野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