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6|回复: 0

祛痰邪,两穴配一汤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主任医师 张 琼  住院医师 张

发表于 2019-9-8 20:01:2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生命时报

  中医认为,“百病皆因痰作祟”“怪病多痰”,因此,祛痰邪是防病治病的一大方法。

  痰邪是指人体正常的水液由于输布、代谢异常,停留于脏腑、经络、四肢、关节等处形成的病理产物,我们平时所说的喉间有痰鸣音、咯吐痰涎是痰邪的一种形式,中医称之为“有形之痰”,多由肺部疾患引起。此外,中医还有“无形之痰”,它无形无物、咯吐不出,是指停聚于人体肌肤腠理、脏腑经络、关节孔窍等处,夹杂其他邪气的看不见的致病因素。例如痰浊停阻于肌肤腠理,表现为形体肥胖;阻滞于经络关节,会引起肢体麻木、偏瘫;痰邪壅滞于胸膈,会出现胸闷、呕吐、恶心等症状。

  痰邪致病缠绵难愈,这是因为人体输布代谢津液功能出现了异常,水液长期停聚体内导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祛痰除湿,需慢慢调理,这里给大家介绍一套“两穴配一汤”的方法,坚持做祛痰效果很好。

  按揉两穴。两穴即阴陵泉和丰隆。足太阴脾经的合穴属水,又专主“逆气而泄”,阴陵泉(小腿内侧,膝关节内侧凹陷处下方)是足太阴脾经中补脾除湿祛痰的要穴,可健脾化湿、利水消肿。丰隆(小腿外侧外膝眼和外踝尖两个点,连成一条线,取这条线的中点)为足阳明胃经的络穴,络通于足太阴脾经,是人体的祛痰要穴。以上两个穴位,每天拇指按压或顺时针按揉,每次20~30次。

  二陈汤。二陈汤出自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一书,方中配伍半夏、陈皮、茯苓、生姜、甘草、乌梅六味药材,以燥湿化痰为主,同时还有理气、健脾、利湿等功效,是祛痰方剂中的翘楚。方中的两味君药半夏、陈皮均是陈年者入药为佳,疗效更好,所以命名为“二陈汤”。具体配伍方法:半夏15克、陈皮15克、茯苓9克、甘草5克、生姜3克、乌梅1枚,水煎服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