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7|回复: 2

[转贴] 唐诗宋词品秋天

发表于 2019-9-9 19:08:5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刘焕荣

    天高云淡,秋意盎然,千古文人为秋色赋词吟咏,品味唐诗宋词里的秋天,别有一番情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代王维在《山居秋暝》中,以十分清新的格调,将秋天演绎成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把人们带进一幅雨后山村如洗的自然画卷中,令人陶醉神往。皎皎明月,清澄空明;碧碧青松,亭亭净植;幽幽清泉,潺潺流淌……全诗动静结合,含蕴丰富,营造出一个清澄透明、雅致空灵的迷人世界,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作者的高洁情怀。“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宋代范仲淹的《苏幕遮》声情并茂,意境阔大。这里,碧云蓝天,黄叶满地,无边的秋色连着水波,寒烟凄迷。山峰衬着斜阳,一齐倒映于河水之中,无情的芳草铺向连落日余晖都照射不到的天边。面对眼前的悲凉秋景,思乡的情怀令作者黯然感伤。乡思绵绵,乡情依依,都借助对秋色的描写,跃然纸上,构成深邃沉挚、完美融彻的艺术境界,成为千古绝唱。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代杜牧笔下的《山行》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头,白云升腾处依稀有些人家,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傍晚的枫林,经霜的枫叶如火如霞,竟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红艳。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给人启迪和鼓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宋代柳永的《八声甘州》采用白描手法,融写景、抒情为一体,描绘了深秋凋零寥廓的景象,以“潇潇”秋雨、“凄紧”的霜风、“冷落”的关河、“残照”的夕阳将秋色渲染得凄清寒凉,充满了萧瑟、肃杀的悲秋情调。全诗景色苍茫壮阔,境界高远雄浑,又极富情感色彩,深受大文豪苏东坡赞赏,认为“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代刘禹锡的《秋词》,另辟蹊径,一扫传统的悲秋之气,唱出了一曲高昂激越的秋的赞歌。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细细品味这唐诗宋词里的秋天,让人的心灵得到诗意的栖居,生命从此多了一份恬淡与静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12 05:35:01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2 20:40:11 | 查看全部

回 1楼(屈联西) 的帖子

感谢屈老师的来访支持!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