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6|回复: 0

食用长时间泡发木耳中毒?

发表于 2019-9-9 19:28:4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广州日报

食用长时间泡发黑木耳导致中毒?近日有媒体对此报道引发社会关注。记者从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长时间泡发的黑木耳容易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毒素,食用即引发中毒。如何预防米酵菌酸中毒?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此发布消费提示。

消费者应选择正规渠道购买

记者了解到,当前季节气候宜人,气温在25~35摄氏度之间,这种气温下椰毒假单胞菌最易繁殖,尤其在谷类发酵制品(如湿河粉、湿米粉、发酵玉米面、糯玉米汤圆粉、玉米淀粉、发酵糯小米、吊浆粑、糍粑、醋凉粉等)、变质银耳和木耳、薯类制品(如马铃薯粉条、甘薯面、山芋淀粉等)等食品中,容易被环境中的椰毒假单胞菌污染,如果储存不当或时间过长,细菌繁殖产生米酵菌酸毒素,导致食物中毒。

省市场监管局提醒,消费者选购上述食品,要选择正规渠道。并且,要认真阅读产品标签,注意感官和保质期,贮存要注意保存条件和时间。

其中,选购河粉、米粉(线)尤其是散装称重的湿河粉、米粉(线)要确认产品生产日期、保质期,湿河粉、米粉(线)须当天食用完。在选购木耳或谷类发酵制品时,要选取具备正规资质的食品经营者进行购买,同时要注意销售环境的卫生状况,选购有生产许可的正规产品,并注意产品标签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和储存条件。

餐饮服务经营者及单位食堂在购进上述食品时,还应进一步做好进货查验及索证索票工作,确保来源可溯,并储存在阴凉、通风干燥处。

注意贮存时间和操作卫生

省市场监管局提醒,家庭防止米酵菌酸毒素中毒,还要注意贮存时间和操作卫生。据悉,自制谷类发酵食品、泡发木耳或银耳和谷类发酵制品贮存不当或贮存时间过长,容易产生米酵菌酸毒素,加热食用后仍可以引起食物中毒。一般应在谷类发酵制品购买、木耳或银耳泡发当天食用完。不要食用自采鲜银耳或鲜木耳,特别是已变质的鲜银耳或木耳。

出现可疑症状 立即就诊

需要注意的是,出现可疑症状,要立即就诊!据介绍,米酵菌酸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发病急,潜伏期一般为30分钟~12小时,少数长达1~2天。

记者了解到,米酵菌酸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发病急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头晕、全身无力。重者出现黄疸、肝肿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惊厥、抽搐、休克甚至死亡,一般无发热。

省市场监管局提醒,如果怀疑发生疑似中毒,必须要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尽快催吐,排出胃内容物,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和对机体的损伤;并及时送医院救治,对症治疗。(全媒体记者卢梦谦、李大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