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3|回复: 0

母亲的缝纫机

发表于 2019-9-10 11:04:2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有一种声音,熟悉而亲切,仿佛岁月的门铃,被珍藏在心底,可只要一不小心触碰,它便在你耳边欢快地响起:“哒哒,哒哒哒……”这,便是老式缝纫机的声音。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三转一响”(指缝纫机、自行车、手表和收音机)是富裕人家高水平生活的标志,而缝纫机是“三转”中最重要且实用的一种。
虽然我父母都是拿工资的公家人,可三代同堂的大家庭人口多、负担重,等缝纫机来到我家时,已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那时我都读小学三年级了。没有缝纫机的时候,我们一大家人的衣服,大到棉被棉衣,小到套袖鞋袜,大都来自母亲的一针一线。爷爷奶奶一年到头穿着中式长衫和大襟褂子;父亲在外上班,可外衣总是转业时带回家的那几身旧军装;我是个爱美的小姑娘,尽管每隔两三年就能穿一件新的花棉袄,可还是艳羡同学身上用缝纫机做的衣服。
父亲心疼母亲终日为家人的衣物操劳,便用积攒了几个月的工资买回了一台“上海”牌缝纫机。“我家也有缝纫机了!终于不用穿手工缝制的土气衣服了!”想到这里,我和哥哥高兴地围着缝纫机又笑又跳。
母亲心灵手巧,在街上李婶的裁缝铺里待了一天,便能熟练使用缝纫机了。学来新技术,母亲很兴奋,决定先给我做一条让我眼热已久的花裙子。
周末,母亲带我去供销社买来布料,回家量完尺寸就坐在缝纫机前忙活起来。我激动得啥也不干了,站在缝纫机旁,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母亲,一边陶醉在缝纫机“哒哒”的乐声中,一边想象着红底带浪花图案的面料做成裙子该多么漂亮。终于,裙子做好,可以试穿了。我赶紧甩掉补丁裤子,美滋滋地把花裙子套上,感觉自己一下子成了画报上的电影演员。
缝纫机满足了我对美的向往。那时候,我感觉每天最幸福的时光就是晚饭后的那段时间。“哒哒,哒哒哒……”母亲踩动缝纫机的声音如同一曲温馨祥和的音乐,让我心安,更让我迷恋。
缝纫机大大减轻了做针线活的压力,母亲的缝纫技术也日渐精湛。慢慢地,她不满足于制作常规简单的衣服,开始用李婶送她的碎布头拼接出有漂亮图案的布面,再做成窗帘、桌布、床围等,以此美化家居环境。一有空,她还会多做些装饰品送给周围邻居,赢得了大家的称赞。
母亲的缝纫活十分精细。后来,在朋友的推荐下,她利用业余时间帮缝纫店加工床单、被罩、窗帘,挣些加工费补贴家用。靠着勤劳和聪慧,母亲让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吃穿用度宽裕起来,日子不再那么紧紧巴巴了。很快,我和哥哥升入初中,前些年因生活窘迫差点辍学的堂兄也考上了大学。
堂兄是我们老家所在的小乡村考出的第一个大学生。开学前,母亲特地扯了几块最时髦的布料,为他赶做了两身中山装。
父亲看着母亲在灯下躬腰忙碌的背影,劝她别太累,买一身得了。母亲回了句:“买的成衣价钱贵,料子又不好。做这身衣服,我要一定拿出最高水平来!”说完,她便踩着缝纫机继续为堂兄赶做新衣服了。
堂兄非常满意母亲的手艺,开学后邮寄回家的第一封信中就夹了一份校园报和一张他在校园里的留影。报上有堂兄新写的文章《婶子用缝纫机帮我踏出大学之路》,照片中,五叔穿着我母亲做的那身笔挺的中山装,站在大学门口,笑容自信而灿烂。
缝纫机承载着我对未来的憧憬。多年后,我和哥哥也参加了工作,离开家开始了新生活。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电动缝纫机、电脑缝纫机陆续登场,商场里款式新颖的时装琳琅满目,“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消费观早已成为历史,曾作为家庭必需品的老式缝纫机也成为遥远的回忆。
岁月变迁,父母几经搬家,却没舍得扔掉那台承载我儿时回忆的缝纫机。空闲时,母亲爱为角落里的缝纫机掸掸灰、上上油,还经常拍拍这位“老伙计”,感慨道:“它和我一样,都老喽,胳膊腿儿都不灵便喽!”
如今,母亲已经不在,缝纫机却依旧无言地聆听我诉说的思念。母亲的缝纫机见证了我的成长历程,记录着时代变迁,也承载着母亲对生活的热爱、对家庭的付出、对亲友的真诚。听,缝纫机“哒哒”响着,这是母爱的声音,也是唤醒那个时代回忆的声音!
而今,每次回家,看到那台缝纫机,我就想起了过去,仿佛又看到母亲在机器上缝制衣服的背影,那“哒哒哒”的熟悉的声音又在耳边响起。安徽省蒙城县供电公司(王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