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至于如何提高上稿,我的感受有三。
一要多研究报纸。这里面包括两层意思,第一层是要研究报纸版面、专栏风格,琢磨编辑口味,投其所好。这方面襄北机务段王樊明是高手。蛮多栏目,能看到他的稿子。曾经一个季度人民铁道上11篇稿子。当年人民铁道报表彰百名优秀通讯员时,原襄樊铁路分局就他一个。第二层要多研究报纸上登的别人写得好的文章。像我们铁路写稿件有份量有洛阳机务段张先锋,长荆管理段的罗庭万,襄樊工务段的李嘉全、开封工务段刘福田等,他们写的东西我经常拿来看,学习他们想点子的思维模式、写作上方式方法等。像工人日报政工视界版面,风格独树一帜的,喜欢有争议性的稿件。如张先锋写的《“轻伤不下火线”引发的思考》,说的就是一名火车司机带病坚持作业,晕倒在工作岗位上,由此引来这种精神是否值得称颂?这种的行为值不值得倡导的争议?李嘉全的《职工的牢骚说明了什么》,为什么领导平时到基层了解情况听不到牢骚?为什么职工要采取匿名方式发牢骚?难道一个人会无缘无故发牢骚?这些都上了工人日报版面头条,多学习他们的稿件对我启发是蛮大。
二是要多沟通联系。如果和报社老师熟悉,能和老师沟通那当然是的好,但那毕竟是少,更多应该是纵向或横向与基层通讯员联系。我只要有机会出去学习,就尽量多交些朋友,彼此多沟通。像鄂州车务段的鲁信强,广水工务段的崔允东等,汉西车站的高振忠等,这是认识的,更多的是不认识的,像李嘉全、张先锋,南昌机务段的郑根炉,还有原襄北机务段的程墨戈等,那都不认识,打电话去请教,他们都蛮好,提供版面信息、电子信箱等,尽心帮助。
三要多对比稿子。稿件经编辑画龙点晴式改了以后上了,从标题到导语到内容,一定要多多对比稿子,从稿子的前后对比中寻找差距,以提高自己的能力。我印象比较深的一篇稿件是《驱走黑龙 迎来蓝天 武昌南机务段接受市长建议永久关闭动力锅炉》,从主题到副标题都改了,我写的主题是“昔日风吹烟灰跑如今游目可娉怀”,副标题为”武昌南机务段纳市长谏永远关闭动力锅炉还清新于居民”。改了以后,顿感语言精炼了,主题突出了,后来还被人民铁道报作为好标题转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