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9-9-13 17:35:58
|
查看全部
“卡脖子”问题仍需进一步突破
在采访中,攻克“卡脖子”难题,掌握机器人核心技术是业内专家最为关注的内容。
工信部部长苗圩在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表示,机器人产业自身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比如关键核心技术需要进一步提升,应用场景和领域需要进一步拓展,风险防控和法律法规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等。
陈丹也指出,为了在下一轮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尽快解决“卡脖子”问题,重点布局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同时也需要在智能感知、新材料应用、新驱动系统等智能机器人的重点领域实现突破。
事实上,结合新兴科技的应用与发展,多地也加快向中高端机器人研制和产业布局方面发力,培育一批行业龙头企业。
例如,四川省日前表示,将培育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等人工智能重点产品和人工智能龙头企业,安排经费2000万元,启动实施20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在高可靠操作系统、工业机器人软件、工业互联网等方面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深圳明确支持人工智能产品创新,支持智能机器人、智能无人机、智能医疗系统、智能网联汽车等人工智能产品研制及产业化。浙江省也表示,将提升机器人与智能装备水平,突出精密、复合、智能,提高关键制造生产环节应用机器人的可靠性。
在壮大企业发展力量的同时,一批百亿、千亿级产业集群也正在加速谋划中。江苏省表示,到2020年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上海宝山区日前也表示将力争集聚机器人相关企业300家以上,形成产值超500亿元的产业集群,打造中国机器人及智能硬件产业制造基地。
“在产业集聚圈内,同类型企业存在较大竞争压力,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机器人产业集聚将使集群内企业能够依靠分工协作与优势互补作用,增强自身竞争优势;同时有效吸引和带动相关企业的入住和发展,对区域合作和科技发展起到辐射和引领作用。”陈丹说。
此外,我国机器人产业还存在着企业经营压力较大、专业人才缺口较大、标准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等问题。
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政策规划处处长左世全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需进一步落实生产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扩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以促进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加强国家战略引导和统筹规划,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优化资金配置方向。
同时他也指出,应进一步拓宽企业投融资渠道,鼓励金融资本、风险投资及民间资本参与机器人产业,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让机器人产业继续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记者郭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