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7|回复: 2

[转贴] 神奇敦煌

发表于 2019-9-13 19:46:0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茂名石化  陈汝雄

    一条人工水渠,水流湍急,穿城而过,旁边绿树婆娑,高楼林立;一片戈壁荒漠,寸草不生,一望无际,高处风化岩壁,洞穴点点,壁画惊世;一条宽宽党河,静静流淌,水草浮动,鱼游虾跃,垂柳依依,无声无息滋养着千年古城;一座鸣沙山,沙丘高耸,沙漠延绵,默默守护着千古名泉。这,就是敦煌,一座古老而又现代、辉煌而又朴实的都市,一颗中华文明闪耀在西北戈壁大漠上的璀璨明珠。

    那天,我们到得敦煌,已是中午时分,午餐后,我们在敦煌自然博物馆附近溜达,发现前面马路对面有一条五米来宽的人工水渠,水流湍急,深不见底,流量巨大,青绿色的渠水从鸣沙山西侧的党河引来,由南向北,穿城而过,渠旁绿树成荫,郁郁葱葱。博物馆对面还有一个小公园,里面树木婆娑,各种高大乔木,繁盛茂密,直插云霄,周围则是不太高的现代化楼房,星罗棋布,鳞次栉比,绿树与楼房交织交错,交相辉映,组成一座名副其实的绿色新城。我正怀疑自己是否到了江南某市镇时,导游集合我们前往莫高窟参观。

    汽车出了市区,穿过一片几公里远、寸草不生的戈壁荒漠后,眼前突然一亮,出现了一长条型的沙漠高岗,土灰色的悬崖岩壁上,布满大大小小、密密麻麻的洞窟,已沙漠化的高岗前是一大片高大茂盛的白桦林,像片绿洲一样,出现在莫高窟前。导游带着我们来到莫高窟,次序井然而又有选择地参观十来个洞窟,每个洞穴都绘满壁画,都是中华文化艺术的宝库。尤其是编号为第17窟的藏经洞,1900年5月26日被道士王圆箓发现后,挖出了公元四至十一世纪的佛教经卷、社会文书、刺绣、绢画、法器等文物四万七千余件,但这批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宝藏大部分却先后被斯坦因、伯希和等外国掠夺者掠走,分散于世界各地,令人痛心疾首。这批惊艳世界的敦煌遗书和文物是研究东汉至元朝历代中华文明的重要资料,后来形成了一门世界性的敦煌学。

    游完莫高窟,我们回到敦煌入住宾馆,宾馆与党河相距不到100米,晚饭后,我们来到党河散步。西北的天,到晚上20时仍亮如白昼,我们徜徉在党河之中,流连忘返。由于上游筑起水坝,下游水浅,并铺有水泥桩墩供行人直入河中间。我们移步河中,只见河水清澈见底,水草漂浮,小鱼游动,不时浮出水面,又沉入水草丛中,有群小孩手拿小网兜在抓小鱼,我看见一只泥鳅在游动,赶紧叫一位小孩前来用网捞,可小鱼太机灵了,刚下网它就钻入草丛根部,根本无法捞到它。河中有亭台石凳供行人憩息,坐在河中石凳上,向上游极目远眺,不远处的鸣沙山就在党河的尽头,近在咫尺,茫茫大漠与满河清水、不毛之地与两岸杨柳青青、戈壁沙漠与满城绿色,形成鲜明反差,让人冥思,叫人苦想,却又百思不得其解,这就是敦煌的美丽与奇妙。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向鸣沙山进发。其实鸣沙山紧挨着市区,可步行也可乘骆驼进入。我们是第一次看见沙漠,选择步行,一步一景,不停地拍照,生怕错漏每一个角度的美景。来到月牙泉,只见这口半月形的千年古泉,三面被高高的沙漠包围着,只留个大入口,让游人进入。当天浮尘较多,导游说:“这才是到月牙泉最想要的效果。”我们进入月牙泉前转一圈,再登上鸣沙山,远观近看,全方位欣赏月牙泉之美。站在鸣沙山上,远观月牙泉,迷迷茫茫, 犹如风沙弥漫,尽管照相不太清晰,却很应景:大漠围困之下,一眼孤泉,历尽千年风沙,不枯不竭,谜一般依然伫立在群沙合抱之中,这是多么的美丽和神奇啊。

    更为神奇的是敦煌,这片被沙漠戈壁包围的绿洲,在走过数千年薪火不灭的岁月里,曾一度成为丝绸之路上世界四大古文明的汇集中心,东西方文明碰撞交融、和谐共生的乐土,如今,她在焕发新的生机,续写新的传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15 06:44:18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5 19:57:43 | 查看全部

回 1楼(屈联西) 的帖子

感谢屈老师回帖支持!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