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华东石油 管非
这是条明清石板老街,古朴而又细长。听老人们说一直到鬼子来之前,这儿都是当时邵伯市里最繁华的街道。
三里多长的老街,只能容下三四个人通过。老街两侧,有古旧的青砖白墙,深宅大院;有年代久远的木质板门,朱红已退。
街道由南向北串联着许多阡陌小巷,有庙巷、大铜巷、长生巷、颜坊巷、大马头;每个巷子的入口都是一个青砖拱门,高墙飞檐,大气而又庄严。
街边还挂着一些招牌:“祖传理发”“德国剃刀”,还有那一丝不苟的“章秤店”,都是这条街上的老字号,他们技艺精湛、设备精良。
在青砖,黛瓦,木雕门窗边漫步,街旁,经年历月的砖墙有的早已坍塌,残缺的墙壁书写着岁月的痕迹和时代的变迁。墙根的泥土里钻出一株小树苗,点缀着这条古老的街道。
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向你诉说着老街昔日的景盛与繁华。
街上的住户,多为小镇的平常人家,一家几代同住,世代居此。好些人家凭着一门家传的手艺在老街上开着个小门面,以此为生,生活简单而又清静。
前面就是一家麻团铺子,老远就闻见那豆沙夹拌着麻油的浓香,幽幽飘来。金黄的麻团在门前的油锅里欢快的翻滚,粒粒芝麻漂浮油面。这是间不大的门面,大概有十个平方,白水泥漆的墙壁早已变得有些发黄,还泛着亮。
铺子的主人是位老先生,看上去有七十了。老先生说新中国成立后,他就跟着爸爸在这卖起了手艺,一直到现在。如今,他的儿子在镇上开了个小厂,已不在老街住了,而是在镇中心买了套商品房,周围公园广场、大型超市,生活方便而又富足。老人自己则丢不下一生的手艺,留居此处。
“叮叮叮”一个孩童踩着单车从我身边划过,旋转的车轮将我带入回想;七十多年前,壮烈的邵伯保卫战,那滚滚的硝烟已悄悄远去,自此小镇结束了没落的年代。邵伯,这个苏中古镇,伴着盐邵河中那淙淙的流水,开始渐渐重塑它往日繁华的倒影。
立足老街,便可听见京杭运河中船舶的汽笛声,便能嗅到邵伯龙虾诱人的香味。一个是邵伯工业崛起的源泉,一个是小镇旅游孕育的特产。
走出老街,就是这个小镇香飘万里的美食街,每到夏秋,龙虾旺季,美食街上便会停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小汽车,他们慕名而来,就为尝一尝龙虾的鲜美,赏一赏盐邵的月夜。
再向东不远便是小镇如今的中心,车水马龙;路边各种店面琳琅满目,夜晚更是灯火辉煌,倍感现代都市的色彩;镇中心周围分布着几家国有大型企业,带动着小镇不断前行。
老街上,那只浑黑的铁牛,立在一方石碑之上,历经了岁月的沧桑,目睹了老街的盛衰,看见了邵伯新区的拔地而起,见证了古镇建国70年来的变化与发展,定是欣慰异常。它犄角扬起,双目对天,似在仰天长啸,又似在哞哞地祈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