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9-9-21 16:12:45
|
查看全部
须跨越科技转化“死亡之谷”
“把实验室中的科学研究转化为能够提高生产力的技术产品,这中间有个‘死亡之谷’。”中国科协党组书记、中科院院士怀进鹏表示,所谓“死亡之谷”是指从科学研究到产业化、商业化过程中存在的巨大断层,是企业家和科学家容易忽视,但都是社会各方必须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技术服务应运而生。
当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市场化、专业化技术服务体系,并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服务机构和服务平台。
“比如,欧洲企业联盟精准对接中小企业需求,提供技术转移、商业合作和科研经费申请等三类服务;全球知名的麦肯锡公司拥有一支具备复杂知识结构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复合型服务团队,作为从事技术服务的根本保证。”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宋军介绍,目前国际间的技术服务呈现六大特征,即服务主体定位清晰、风险投资高效聚集、服务领域细分专业、人才队伍素质一流、盈利模式不断创新和国际化程度普遍较高。
40多年过去了,我国技术服务体系也日趋成熟。“技术供给质量不断提高,各类主体共同参与,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配置资源的良性运行模式。技术服务在融通创新资源、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宋军说,截至2017年末,全国已有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453家,促成技术转移项目11.7万项,成交金额近1780亿元。
“技术服务是各类参与主体的黏合剂和催化剂,推动科技创新成果高效转移转化,既能扩大研究机构的有效供给,又能刺激企业的现实需求。”宋军认为,技术服务水平已经成为科技体制改革中的重要竞争力,为推动技术产品和企业深度融合提供了支撑。
怀进鹏表示,技术服务与技术创新同等重要,当前亟需推动新时代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并提升技术交易能力,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双轮驱动”。“在数字经济时代,我国与发达国家同样面临发展机遇,我们的后发优势将主要体现在技术服务和技术转移能力上,即技术如何更有效地为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