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9|回复: 2

秋分要防好“四邪”    中国中医药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发表于 2019-9-21 19:50:3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生命时报

9月23日就是秋分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已经凉爽,降水增多,正如谚语所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分”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意味着真正进入秋季,这时昼夜等长,人们养生中也应遵循“阴阳平衡”的自然规律,并防好“四邪”。

防燥。秋分后,天气依然干燥,但由于气温逐渐下降,寒凉渐重,此时应注意防好凉燥。中医认为,凉燥最易损伤肺阴,引起津气亏虚。因此,建议大家秋分时节要格外坚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秋季锻炼,重在益肺润燥,可以练叩齿咽津润燥功。具体方法是:清晨睡醒,闭目叩齿36下,然后缓缓将津液咽下。同时,饮食上多吃些温润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梨等,多喝水。

防风。风邪也是秋季养生的一大劲敌,贼风无孔不入,人体受风后,容易伤及肾中阳气,出现头晕头痛、颈项腰背疼痛等问题。因此,秋分后,入睡时窗户不能大开,留个缝隙通风即可,实在怕风也可完全关闭;盖好被子,尤其注意背部和腰腹保暖。另外,运动不宜剧烈,不可大汗淋漓,以免受风耗损阳气。

防寒。秋分气候渐凉,也是脾胃容易生病的季节。脾胃喜温热恶寒凉,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过食寒凉会引发反酸、腹胀、腹泻、腹痛等脾胃不适,或加重原来的疾病。建议有慢性胃炎、脾胃功能差的人群,应特别注意胃部保暖。另外,平时可在饮食中加入一些有养脾健胃功效的中药,比如淮山药、桂皮、黄芪、豆蔻、茯苓、党参、丁香等。

防郁。秋季容易使人情绪低落,是抑郁症的高发季节。精神调摄方面,要保持心态平和,多用乐观积极心的心态对待身边的人和事。空闲时间少独处,多和家人朋友出门走走,相约爬山、郊游,登高远眺和玩乐可使不良情绪消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30 19:00:54 | 查看全部
感谢老师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0-8 19:38:49 | 查看全部

回 1楼(屈联西) 的帖子

感谢屈老师来访回帖!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